首页 >> >> 头条 >> 正文
盘点工业互联网2021上半年:已覆盖40个国民经济大类
  • 工联网
  • 2021年8月30日 16:58

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日益成为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

产业生态不断壮大,已覆盖40个国民经济大类

2017年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网络、平台、数据、安全四大体系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加快发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不断壮大,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9164.8亿元。工业互联网已延伸至40个国民经济大类,涉及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大领域,以及采矿、电力、建筑等实体经济重点产业,逐步形成产品追溯、供应链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典型应用模式,成功打通物联网设备、支付终端和标识读写设备等终端。

我国目前正在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是建立工业互联网新连接的重要前提。标识是工业互联网的“身份证”,是连接数字与物理对象相关信息的入口,是实现工业全要素、各环节信息互通的关键支撑,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建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可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

在标识解析体系的架构方面,已经建立5个国家顶级节点,管理国内所有的二级节点以及上万个企业节点,为实现国际互联互通,我国即将建立一个国际对等互通的架构。截至2021年6月,工业互联网标识二级节点已上线156个,分布于25个省区市,接入企业接近2万家,标识注册量突破260亿。

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1500个,开辟转型新路径

在工业互联网四大体系当中,网络体系是基础,平台体系是核心,数据体系是关键,安全体系是保障。

当前,工业网络无线化发展趋势显著,目前5G已可支持毫秒级空口时延,能够满足很多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场景,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也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5G商用稳步推进,已建成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5G网络,也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5G+工业互联网”不仅是5G融合应用的主阵地,更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主战场。“5G+工业互联网”是我国最有可能建立国际化竞争优势的领域,开辟工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全国各地均已开展“5G+工业互联网”探索,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的项目已经超过1500个,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项目涉及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5G融合赋能效应日渐凸显,加速助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不过5G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绝不是把在公网上的5G直接搬到企业网,需要开发新的适应于企业应用的5G网络。5G to C的架构并不能适合于5G to B的企业应用场景,需要深入的研究企业网络的需求,开发新型的5G to B的架构,支持企业网络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的应用,开发新型的5G可信的公共网关,需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立足于创新并且明确需求标准来先行和试点,推进形成产业,支撑我国工业互联网可持续的发展。

工信部将“5G+工业互联网”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目前已出台《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走深向实。

平台“工具箱”属性不断增强,赋能效应初现

平台是工业互联网四大体系之一,也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和枢纽。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正快速增加,目前已有600余家平台,其中既有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也有面向特定行业的特色平台以及聚焦特定技术的专业型平台,多层次系统化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经形成。

此外,全国已培育100个以上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超过了7300万台,工业APP突破50万个,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针对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通过对设备、产线、运营等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决策效率。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形成通用型、专用型两条发展路径,前者面向所有中小企业,其核心在于解决中小企业痛点、扩大用户规模;而后者面向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提供专用性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知识的复用,降低公共模块的成本。

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在对15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得到的结果中,目前平台的整体能力还有待提升。通用的PaaS和工业大数据的相对的通用能力掌握较好,边缘计算能力逐步提升,工业数据管理能力还不够理想。可以预见,未来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侧能力将越来越重要,需不断强化数字孪生能力。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具箱”属性将不断增强,由技术工具向商业工具转变。

实现“从0-1”转变,支撑工业企业创新发展

除了网络和平台体系建设,数据体系和安全体系也是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工业互联网数据体系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体系化建设构建,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承担建设任务。

作为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可以构建工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工业数据的汇聚能力,更好地发挥基于数据的服务能力,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当前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还处在建设中,不过根据《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1年工作计划》发布的规划可以看到,中心将于年内基本完成建设工作。

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方面,IT技术和工业领域深度融合放大了工业互联安全保障能力与不断提高的安全需求之间的差距。为更好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我国构建起国家、省、企业三级安全防护体系。

目前全国20多个省已经建立起来省级的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对130多个平台进行安全态势感知的保护和监测,对900多万个设备实现了实时监测,监测的企业超过了11万家,为我国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1年上半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工业互联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了“从0-1”的转变,明确了使用场景的需求。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体系的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将实现“从1-10”及“从10-N”的规模发展,进一步融入工业体系,赋能工业企业智能变革。

编 辑:吕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