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 正文
700号段:通信治理新手段,电信网络反诈的阶段性方案
  • 工联网
  • 2025年7月9日 17:27

工联网消息(IItime) 必须明确的是,700号段的推出是解决信网络诈骗的重要阶段性方案,并非终极答案。

当下电信网络诈骗与骚扰电话泛滥成灾,尽管国家各部门联手整治了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电信网络诈骗与骚扰电话依旧是通信安全领域的一块“牛皮癣”,不仅侵蚀着民众的财产安全,更对社会信任体系构成严重威胁。如何解决这一顽疾?

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初推出700专用号段,意图以创新技术手段构建通信安全防护网,还百姓安宁。 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已形成黑色产业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电信诈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百亿元,背后折射出通信安全防护体系的脆弱。在传统通信模式下,用户手机号码在交易、服务等环节频繁暴露,成为诈骗分子的“突破口”。700号段的诞生,正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基于行业痛点,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通信安全升级的战略布局。

700号段构建起“号码隐身”的通信新模式。当用户进行电商交易、网约车叫车等操作时,系统自动生成15位临时号码替代真实手机号。基础电信企业依托自身网络资源,搭建号码保护基础平台,实现信令路由、号码变换等核心功能,在确保通信顺畅的同时,全流程数据不留痕。这种“中间号”模式切断了用户真实号码与第三方的直接联系,从源头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但新模式的推广面临诸多挑战。用户对陌生号段的信任建立需要过程,部分用户可能因陌生号码而拒接正常来电,影响服务体验;产业链协同机制尚待完善,应用平台、基础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权责划分、技术对接仍需磨合;更要警惕不法分子利用新技术实施新型诈骗,使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

必须明确的是,700号段的推出是解决信网络诈骗的重要阶段性方案,并非终极答案。根治电信网络诈骗顽疾,需要构建“技术+监管+法律”的立体防护体系。在立法层面,应加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平台企业应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保护机制;通信行业要加强技术协同,推动安全通信标准统一;全社会须形成合力,构建联防联控的反诈新格局。

700号段的推出,是通信行业在安全领域治理理念的突破。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全球性难题,唯有通过多维度协同、全 链条治理,才能真正筑牢通信安全防线,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通信行业当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行业协作,推动通信安全防护能力再上新台阶。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

总第969期 2025年7月10日 第13期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