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3月31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系统介绍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新进展及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显著成效。
刘烈宏表示,自《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数字经济、政务服务、文化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全面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关键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乘数效应
针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进展,刘烈宏从制度体系、交易生态、公共数据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赋能五个维度展开介绍。
制度体系“四梁八柱”成型。2024年以来,国家数据局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等关键领域出台21项政策文件,初步构建起数据基础制度的框架体系。
数据交易生态繁荣发展。全国24家数据交易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场内交易规模同比翻番。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30%,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数据市场加速形成。
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提速。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上线后,已审核通过700项数据登记,存储规模达239.23TB。2024年,我国数据资源生产总量预计同比增长超20%,公共数据价值挖掘进入快车道。
数据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北京、上海等18个城市正开展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等6类技术路线的先行先试,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准加速制定,为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筑牢技术底座。
千行百业释放“数据乘数效应”。国家数据局联合14个部门启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吸引1.9万支团队参赛,覆盖30余个行业大类,最终遴选出119个优秀项目。从智能制造到医疗健康,从金融服务到乡村振兴,数据要素正深度融入各领域,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数字中国建设迈向纵深
刘烈宏指出,过去一年多,国家数据局会同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围绕《规划》部署的六大核心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数字经济加速提档升级。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0%,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长足进步。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全国“灯塔工厂”数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智能终端、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我国数字政府在线服务指数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累计推出3批共3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办件量突破5100万次。《政务数据共享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截至当前,政务数据共享调用次数累计超过5400亿次,显著提升跨部门、跨区域协同效率。
数字文化繁荣创新。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保护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注入新活力。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借助虚拟拍摄、图像渲染算法等前沿技术,以全球动画票房冠军的成绩展现了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硬实力,并带动数字文创、影视特效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数字社会幸福感显著增强。全国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成迭代升级,互联网医院数量超过3300家,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实现全国所有地市、县区全覆盖。适老化数字服务加速普及,社会保障、社区养老等领域的数字化应用让百姓生活更便捷、更温暖。
数字生态文明多维覆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全面铺开。刘烈宏透露,即将召开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设立数字生态文明专区,集中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数字化成果。
数字国际合作深化拓展。我国与多国签署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电商、算力、数字文创等“出海”新模式落地,数据跨境流动新规的出台为全球数据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与东盟、拉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数字经济合作持续深化,一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惠及海外民众。
提出破解数据难题的“中国方案”
当前,在各地区、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制约数据流通交易、开发利用的因素逐步减少,相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基本都有了较为明晰的解决方案、较为丰富的工具箱、较为科学的方法论。
比如,对于数据烟囱、信息孤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与面向政府内部的数据共享、面向社会的数据开放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一起,为数据“供得出”“架桥”。
对于隐私安全问题,国家数据局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数据流通安全治理、可信数据空间等相关政策文件,正在推进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旨在通过制度和技术双轮驱动、协同发力,保障数据流通“有规可循”“流通可溯”,为数据“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铺路”。
对于高质量数据服务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问题,国家数据局推动各行各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推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促进中文语料积累和有效利用,为助力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筑基”。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提供了工具箱。欢迎大家使用工具箱,优化工具箱,释放公共数据、企业数据的潜在价值,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刘烈宏总结道。
未来聚焦统筹机制与全球合作
下一步,刘烈宏表示将继续坚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条主线,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目标任务。
一是建立健全数字中国建设统筹推进机制,推出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发展指数,综合反映数字中国建设运行态势。
二是指导重点地区开展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抓紧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是分别印发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和里程碑进展。
四是擦亮“一会一展”金字招牌,高质量办好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和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服务数字经济和高技术发展,促进国际国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