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 正文
工信部:2024年数字产业突破35万亿元,原生鸿蒙系统成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 工联网
  • 2025年3月31日 18:58

工联网消息(IItime) 3月31日,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详细介绍了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及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成果,并宣布下一步将聚焦创新驱动、产业协同与国际合作,加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重点领域全线增长,数字产业规模突破35万亿

王彦青表示,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直接从业人员规模突破2060万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面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软件业业务收入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通信业业务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电信业务总量增速达1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保持平稳运行。

原生鸿蒙系统发布,产业活力显著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于2024年正式发布,成为继iOS和安卓之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在“两重两新”政策推动和全球市场需求复苏的叠加效应下,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热度高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成为资本布局重点,为产业持续注入创新动能。

产业生态国际化布局加速。我国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已建成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同时,数字技术服务商加速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步伐加快。  

大数据产业技术突破与生态完善并进

针对大数据产业发展,王彦青指出,我国大数据产业已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2024年呈现三大亮点。

技术创新:大规模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数据处理效率和分析能力大幅提升。

数据治理:发布大数据领域国家标准37项,5700余家企业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国家标准认定,企业数据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生态:大数据产品覆盖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管理和应用全生命周期,数据加工、安全合规等专业服务机构快速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凸显。

下一步计划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彦青强调,当前数字产业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协同各地区、各部门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攻克“卡脖子”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原创性技术攻关;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数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支持鸿蒙生态拓展,培育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二是强化产业协同,培育国际竞争力集群。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初创企业-专精特新-生态主导型”递进式培育体系;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集聚优势;制定《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推动数据要素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场景深度应用。

三是深化国际合作,共建全球数字生态。依托“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构建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加强与国际组织在技术标准、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举办中德、中欧数字产业对话,推动国产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出海。  

编 辑:程琳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