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头条 >> 正文
18项举措!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
  • 工联网
  • 2025年8月7日 09:17

工联网消息(IItime) 为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构建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的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意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提出18项针对性支持举措。

▶ 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明确要求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计划。通过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活动,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 《意见》提出,要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银行按照有扶有控原则优化授信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融资支持力度。加强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多元化金融支持。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加快建设支持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化转型的金融标准体系。强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元化绿色金融工具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应用。强化数字金融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 《意见》明确,要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

推动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布局,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转移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大型银行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制度,加强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分支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鼓励地方中小银行开发符合区域产业特点的贷款产品,提升服务细分产业门类的专业性。推动大型银行依法合规与制造业领域国家级产业基金加强合作,为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 此外,《意见》提出,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

健全金融机构服务制造业的内部机制安排,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针对细分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特点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双向培养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队伍,鼓励金融机构打造复合型的金融管理和服务团队。建立完善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地方政策配套、风险协同防控等4方面机制,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和宏观信贷政策引导作用,增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强度精度效度。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