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用数字技术更好地造福社会、促进城市发展。
11月26日,《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规划建议提出,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数字经济产业是一种崭新的业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前在国际上尚无成熟发展经验可循。因此,北京市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可谓进入了“无人地带”,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北京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明显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有着丰富的含义。具体说来,将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和民生宜居深度融合,以数智创新赋能城市发展,有效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福利水平,是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重要目标。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首先在于数字经济产业的高水平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是一种崭新的经济业态,支撑其健康发展则需要对多种资源的创造性整合。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于2021年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并发布实施方案。近年来,北京积极把握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变革趋势,紧抓人工智能“关键变量”,全面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有力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信息软件业,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跃升为全市第一支柱产业。
北京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核心产业,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日益增强,数字创新技术频发,优势明显。
在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方面,北京人才储备与创新成果全国领先,软件产业生态优势突出,数字经济基础环境建设综合指数稳步上升;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北京稳居全国前列;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北京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冲刺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竞相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出台鼓励政策,力争在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权。
根据自身特点,北京市可进一步发挥政策协同和资源整合能力,协调各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科研资源和智力资源集中的比较优势,整合相关资源,鼓励多个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努力探索构建起有利于数字经济企业健康发展的创新生态。
同时,还应发挥各类企业及创新主体之间的互补和网络溢出效应,在已有产业基础上,因势利导,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进一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的新需求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发现和发掘新应用场景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数字技术方面的创新,也急需数字时代的企业家精神。这要求企业家能够敏锐捕捉到人们在诸多场景下的新需求,逐步探索出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数字经济商业模式。
此外,北京市科教优势突出,可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可以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引导数创企业开发相关的垂类大模型。还可鼓励跨区域跨领域的场景共建共享,以市场竞争促进数字经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在区域协同合作上,北京市除继续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外,还可以在环渤海等更大范围内加强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更大区域范围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与世界其他主要城市相比,北京市在数字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便利度上,已具有较大优势。接下来,可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城市公共服务,让智能工具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比如,通过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切实解决如交通拥堵等市民所关心的民生和公共服务难题。
总之,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民生宜居等多个方面入手,将数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以及公共服务创新进行融合,群策群力,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