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日,赛迪智库就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发布研究报告。赛迪智库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稳增长的“压舱石”,其发展态势对工业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运行良好,有力支撑工业稳增长大局。2025年,装备制造业整体上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船舶等细分领域将延续高景气度。同时,行业发展将面临需求不足、经营压力增大等不稳定因素及风险,仍需从供需两侧出发,瞄准高质量发展,在政策、产业链、生态上协同发力,推进行业实现平稳增长。
基本判断:2025年行业保持高景气态势
在供给方面,“两新政策”有力支撑了装备制造业生产供给稳步增加。从增加值看,2024年,各地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显效,装备制造业加速恢复,增加值同比增速连续15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0月份同比增长6.6%,高出工业1.3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工业稳增长大局。1-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4.0%,“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
从产品产量看,在汽车报废、置换更新补贴等以旧换新政策的带动下,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8.6%,增速创2023年5月份以来新高。在设备更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10月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包装专用设备等装备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4.5%、28.4%、19.2%。展望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将继续从供给端发力,鼓励和推动工业领域的落后低效产能出清,依托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持续支持企业开展工艺更新、数字赋能、绿色转型,促进产业向“新”向“绿”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供给效能,预计2025年装备制造业生产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
需求方面,内需稳步向好,外需贡献显著。从内需看,自2024年2月起,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同比增长16.1%,增速比2023年同期快9.5个百分点,极大拉动装备制造业内需增长。从外需看,1-10月,装备制造业出口货值达9.2万亿元,占工业出口比重超七成,出口增速为3.1%,保持稳定增长。其中,金属制品、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行业出口交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展望2025,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随着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装备制造业内需释放空间较大。不过外需方面则不容乐观,预计2025年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回落。
效益方面,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情况,不同行业间出现分化态势。从装备制造业整体看,2024年1-9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利润同比下降0.2%,呈现出营收增长利润下滑的现象。展望2025年,考虑到货币政策仍具备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加之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利好释放,预计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资金流动性压力及税费压力或将有所缓解,效益表现有望迎来积极转机。
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首先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增速预计为3.2%,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5%,美国经济增速下调至2.2%。多数经济体实现了温和的经济复苏,但所面临的变数和风险却日益增多。从国内需求层面来看,经营主体普遍反映需求不足。相关专项调查显示,订单短缺问题愈发突出,反映存在订单不足问题的企业比例持续上升。
其次是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增大。一是产业内卷加剧,装备产品价格延续下行态势。汽车、机床、机器人、光伏等行业反映内卷加重、价格竞争非常激烈。光伏行业的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端等环节价格全线大幅下跌。二是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应收账款和企业库存持续攀升。应收账款和产品库存的持续攀升,严重影响企业的投资扩产意愿。展望2025年,装备制造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未来在投资和扩产等方面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对于2025年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赛迪智库建议,一是要扩内需、稳外贸,拉动装备制造业有效需求增长。包括持续推动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大力度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框架协定等。二是要补短板,育新板,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强化自主创新,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速国产化替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三是要优布局,施政策,营造装备制造业良好发展生态。包括优化产业布局,破解产业内卷困境;是精准施策,助力亏损企业纾困解难;完善应对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