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产业 >> 正文
5G发牌五年:全产业链的跃进与向新
  • 通信产业网
  • 2024年6月14日 09:54

工联网消息(IItime)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正式开启了中国通信产业的5G时代,五年过去,在5G网络建设“适度超前”的政策引领下,中国5G实现了全球瞩目的规模化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服务全球最大的5G用户市场,开展了全球最丰富的5G社会应用。

五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通信技术而言,五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革。回首五年,产业链共同见证了5G如何从概念走向现实,5G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方面的特性,迅速推动了智能交通、远程医疗、虚拟现实、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创新,更重要的是,5G技术如同一根纽带,将各行各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催生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协作与融合,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正在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进阶

作为移动通信技术中发展最快的代际之一,自2019年5G商用以来,全球范围已部署300余张5G商用网络、用户规模突破15亿,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对于经济社会的突出贡献。

对于中国,通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末,全国5G基站的总数已经达到374.8万个,与2023年末相比,净增了37.2万个。目前,5G基站在所有移动基站中的占比为31.7%,相较于2024年第一季度,占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支撑各类无线通信的重要基础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也被视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稀缺资源,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资源统筹供给,目前已累计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广电等四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许可公众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频率资源带宽1109MHz,其中73%的频谱资源可用于5G,有效保障了5G通信容量和信号覆盖的需求,中低频段5G频率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从频谱特性来看,1GHz以下的低频谱具有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应用在5G网络上,可以更好地满足5G网络广域覆盖的需求,工信部自2019年向中国广电颁发了5G 700MHz频谱牌照后,又相继批准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将800MHz、900MHz重耕用于5G系统,从共建共享到低频组网,中国以更低的成本带来明显的5G网络覆盖,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解决网络覆盖的难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牵引意义。

在高效建成一张无死角覆盖的5G打底网的同时,无线网络服务质量运营优化成为我国5G网络部署的重要任务。

今年一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的发布,旨在加快推动移动网络深度覆盖,提升网络质量,优化用户感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支撑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种专门聚焦信号和用户体验,协同11部门推进,在移动通信发展中也是首次。

相关专家表示,相比当前超过500万站4G基站数量,5G仍处于规模建设周期之中,特别是2022—2025年将是面向深度覆盖、高频段网络建设的时期,“信号升格行动”对于通信产业来讲是一剂强心针,也预示着5G网络深度覆盖、盲区消除战役的打响,不仅解决网络覆盖“有没有”的问题,更开始重视网络信号“好不好”的问题。

从“战略布局”到“系统推进”,再到“应用落地”,商用五年来,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并以此为“土壤”,融入超六成国民经济大类,培育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硕果”,与此同时,在5G的建设浪潮下,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也迎来产业“焕新”生态。

5G推动全产业链跃进

移动通信技术十年一代,从1G到5G,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随着5G技术的深入应用,人们对于更高速度、更低延迟、更广覆盖的通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都加速了产业链的不断协作创新。

基站作为无线通信基站系统的出入口与网络的关键,5G时代,在频率、功耗、覆盖等全新需求下,5G基站需求的有源天线、MassiveMIMO天线等逐步成为基站市场的主要角色,作为5G建设的主力军,以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中信科移动为代表的头部设备商代表也是5G时代的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2023年,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7042亿元,同比上涨9.64%,净利润870亿元,同比上涨144.38%,根据行业权威咨询公司Dell’Oro的数据,华为在2023年以30%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榜首;2023年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1242.509亿元,同比增长1.05%;归母净利润93.26亿元,同比增长15.41%,作为中兴通讯运营收和技术核心的运营商网络营业收入827.59亿元,同比增长3.40%,占整体收入结构的66.61%。

作为通信设备领域的中央企业,中信科移动高度看好数字技术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在技术、业务、市场等层面进行了全面布局。

产品创新上,华为推出的MetaAAU通过应用超宽频、多通道、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等新一代革命性创新技术,大幅提升频谱效率和能效。

中兴通讯推出的毫米波AAU是全球首个支持1.2GHz带宽以上的毫米波AAU,最大可支持带宽达1.6GHz,实测单扇区MU峰值速率达到下行22.01Gbps,上行4.32Gbps,远超目前业界平均水平。

中信科移动按照极简网络设计思路,推出了针对2.6G移频DAS MIMO产品,采用无源移频方案,一路2.6G保持不变,一路2.6G移频到Sub-2G低频,提升了上下行网络性能,降低了改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国移动在其采购招标网公告了2024年至2025年5G无线主设备(2.6GHz/4.9GHz、700MHz)集采的单一来源采购,共约48万站,分两个项目集采,这一个今年以来最大规模5G主设备集采,供应商均为中信科移动、上海诺基亚贝尔、爱立信、中兴通讯、华为,随未透露具体厂商具体份额,但仍可以看出在5G建设周期下,设备商还在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

与此同时,5G技术的商业应用正在重塑市场格局。传统的通信、制造、服务等行业都在积极探索与5G的结合点,以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也带动通信产业链的整体跃升。

在光通信市场,5G技术为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可能性,这导致了对高速、高带宽光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长飞公司、亨通光电(600487)、烽火通信(600498)、中天科技(600522)等中国光通信企业,针对AI、算力等新场景,积极加码新型光纤研发,特别是在工业现场,光纤具备强抗干扰能力,抗强辐射能力,5G与有线通信结合起来,更好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5G的商用也促进光通信技术加速革新,催生诸如G.654.E、多芯光纤、少模光纤、空芯光纤、硅光模块等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新产品的问世,推动400G全光骨干网的建设,加速400G的到来。

在小基站市场,向中低流量室内场景,比如办公楼宇、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宿舍住宅等室内场景,室内覆盖的深度需求带动了如京信通信、中信科移动、赛特斯、新华三、锐捷网络(301165)等厂商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据2023年年初计划,2023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额约3591亿元,较2022年增长2%;5G商用五年年来,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6%。

5G开支方面,2021年是运营商5G投资的高峰。据财报,三大运营商当年5G投资总额约1858亿元,占比达54.8%。2022年和2023年,部分运营商未在财报中披露5G投资准确额度,根据三大运营商所公布的资本开支总额、移动网开支额、5G开支额,以及各项投资占比估算,运营商这两年的5G开支总额分别约为1580亿元和1415亿元,分别占当年资本开支总额的44.9%和39.4%。

虽然5G开支总额在逐年递减,但其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仍然显著,特别是随着5G-A技术的引入,设备制造商仍受益于持续的技术更新和替换需求,作为5G网络的提供者,通信运营商在投资建设5G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开启5G向“A”新征程。

5G向“A”新征程

随着5G网络建设和业务应用走向纵深,ToC极致体验、ToB确定性传输、无线感知、无缝覆盖、千亿物联等新需求正在涌现,正在驱动5G网络向5G-A迈进。

回顾过去,从1G到4G基本上是需求牵引,市场在等待一旦网络就绪新应用就能顺势而为,2G标准化是在80年代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生态上开始的,从标准化到应用近十年,开启移动通信数字化历程,显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2G到5G,5G从标准化到商用只走过6年时间,初心是进入行业应用市场,但低估了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场景所带来的个性化门槛,造成了5G面向场景的渗透仍不足。

因此,面向5G网络演进,在2020年,业界便提出了5G-A愿景。2021年12月,在3GPP第94次全会上,面向R18的网络系统架构方面的28个课题成功立项,这标志着5G-Advanced(简称“5G-A”)的标准化正式开始,其规范也将于2024年上半年冻结,今年,产业对于5G-A的推进已经进入实质阶段。

中国联通积极推动5G-A的组网试点、样板建设,以实现10Gbps超大下行、1Gbps智能上行及业务保障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移动正式宣布了5G-A商用计划,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并联合全球产业合作伙伴发布5G-A十大创新成果;中国电信面向5G-A的发展,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加强5G-A新技术创新实践,牵头30余项3GPP国际标准,形成600余项专利,并已联合华为等厂家持续创新试点,保障网络演进先进。

从技术角度看,5G-A是产业愿景,是对5G场景的增强和扩展。增强针对的是ITU定义的三大标准场景,即eMBB、mMTC和URLLC。同时,5G-A在5G基础上扩展了3大新场景:上行超宽带UCBC、实时宽带交互RTBC和感知定位HCS。把5G场景定义的三角形变成5.5G的六边形,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

同时,针对5G-A标准,从硬件设备到消费者终端产品,整个产业链已经为5G-A做好了准备。其中,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都已相继发布支持5G-A标准的芯片,以苹果、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手机厂商也都在旗舰手机中引入3CC(三载波聚合技术)的能力,预计到2024年下半年,随着R18标准的进一步落地,越来越多手机也将会支持5G-A的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在修订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率先在全球将6425-7125MHz全部或部分频段划分用于IMT(国际移动通信,含5G/6G)系统。

业界一致认为,6GHz较3.5GHz这些较低频段以及毫米波这些高频段有优胜之处,从长远来看,将6GHz用于5G,将为5G甚至日后6G的发展给出稳定预期,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下游千行百业对大容量、无处不在的高性能5G的需求,进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5G/6G系统频率使用提供规则地位,稳定产业预期。在全球率先将6GHz频段划分用于IMT系统,有利于推动该频段全球或区域频率划分一致,为5G/6G发展提供充足的中频段频率资源。

5G-A的部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规划,从运营商到设备商再到全产业链,可以预见,随着5G-A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用,以及全产业链的协同跃进,一个更加智能、高效、互联的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编 辑:胡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