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制造 >> 正文
以工业互联网为关键抓手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 难以滤清
  • 2021年4月28日 13:49

1.引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呈现诸多新特征,产业形态、核心要素和竞争范式发生深刻变化。值此关键时期,又逢全球主要国家经济矛盾愈发加剧、局部地区武装军事冲突升级以及逆全球化现象频现,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合作环境开始日渐复杂,既有国际贸易分工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围绕产业链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产业链掌控力越发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焦点,贸易战的实质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产业链,特别是对于高价值制造业产业链控制权的争夺。

经过七十年的努力,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建立了世界上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核心部件材料和技术存在显著短板,基础工业数据、装备和研发测试工具匮乏,新型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产业控制力和制造业全球话语权仍然有待提升。这严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亟需举全力打造完整且创新性强、附加值高、韧性好的制造业产业链,以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产业安全乃至国家整体经济安全。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通过构建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新型网络设施,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支撑服务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对提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水平影响重大。因此,应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通过深化其在制造业的渗透应用,支撑制造业完善产业链建设,补齐核心关键短板,持续推动我国向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2.产业链内涵界定及其现代化的主要表征

(一)产业链内涵界定与全球产业链分布

产业链是各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以分工协作为模式、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形成的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由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构成,是“组织论”、“过程论”、“价值论”的有机统一。产业链涵盖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全要素、全环节、全过程,主要反映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如何分工协作,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和传递,以及如何进行产业链构建和整合等。与此同时,产业链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它会随着技术创新、专业分工、协作模式,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的变化与演进。

从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来看,发达国家非核心业务外包形成的产业转移,一部分新技术产业国际贸易的兴起,共同构成了当前全球产业链的基本布局。这些被转移的、新兴的产业与接受国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结合,催生了不断深化细化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格局。但是,由于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发展中国家的收益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不平衡、不对称的 。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通过自由主义价值观、技术标准体系、国际贸易与国际专利框架等多样化的手段形式,牢牢把控着产业链价值高点,同时,以“静态的比较优势”为由,将很大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置于只能单一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产业的境地,并以此将发展中国家锁定在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二)新科技革命浪潮下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产业链主导权争夺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正在进入多点突破、群体迸发的新阶段,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用目的技术属性的显著增强,为打破既有全球产业链分布格局、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过去五十年的全球发展经验显示,借助通用目的新技术“换道超车”,是一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实现整体产业链后发追赶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自工业革命以来,实现经济追赶的后发经济体都并非是单一依靠既有产业链,在原有技术路线图下的发展与追赶,而是基于全新基础性技术的一种产业链重构与突破。

如二十世纪前期的美国、德国借助内燃机与电力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崛起,以及二十世纪后半页的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新兴经济体通过电子科技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所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在此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权,纷纷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作为巩固或重塑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关键支撑,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尤其强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聚焦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接连发布系列战略来统筹推进,旨在巩固其在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高端位置。中国、印度、越南、泰国、印尼等新兴经济体也在大力部署,试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期实现后发赶超,提升全球产业链地位(详见图1)。

                                       图1 (三)以产业链现代化带动我国产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019年8月)明确指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12月)进一步强调,“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党中央高瞻远瞩对产业链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即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加速向更高水平迈进,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在技术、市场、政策等驱动下实现的新跃升。这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又顺应了产业链自身从初级向高级、从传统向现代跃迁的基本趋势,同时,也是应对当前全球产业链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

产业链现代化是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意味着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运行模式优化、产业链控制力增强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当前阶段,现代化产业链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产业链发展更加依靠创新驱动。

产业链上各环节、各主体的发展主要依靠创新要素而非单一的资本要素投入获得发展,包括:数据成为核心要素,创新资源和先进要素的投入和使用大幅增加,并成为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升级的主要决定因素。

二是产业链分工协作更加广泛深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产业链各方形成高效链接、紧密协同的产业链条,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三是产业链整合更加依靠技术、知识和资本。决定产业链纵横向整合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除资本外,核心技术和知识经验积累等成为最重要的力量,并推动整合模式与路径随之发生变化,对产业链的掌控力也能更加快速的形成和延展。

四是产业链布局更加超越空间界限。依托网络平台和技术在更大范围突破空间制约,及时、高效地实现跨环节、跨主体、跨区域、跨国界全方位链接,让更多主体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分工协作体系。

五是产业链链条更加强韧和可控。拥有完备的产业链条,各环节协同灵活高效,具有维持自身系统稳定和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技术研发合作产学研合作,形成一批具备全球生态掌控力的领军企业,能确保自主可控发展。

六是产业链价值创造更加高效和高值。更多地利用新兴技术为产业链各方赋能、赋智,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全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整个产业链价值不断扩张。

编 辑:靳帅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