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制造 >> 正文
1.14万亿元!这里撑起了天津市制造业半壁江山!
  • 天津政务信息发布
  • 2025年2月11日 07:43

天津市滨海新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在支撑引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作用。202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万亿元,占全市比重达52.1%。“我们刚刚获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2025年我们将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项目实施。”滨海新区副区长张桂华在日前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介绍。

2024年,滨海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联想智慧创新园形成300万台整机产能,天津软件园开园;绿色石化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正式挂牌,中石化LNG(液化天然气)二期等重大项目投产;汽车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大众3款新车型等一批项目落地,吉利甲醇商用车体系加快构建;高端装备产业能级不断提升,全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投产运营;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GE医疗磁共振东半球总部等项目落地,北方最大细胞与基因治疗生产基地启动首个细胞药试生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力神聚合物电池等项目投产;航空航天链条更加完善,海特首架A321客改货飞机交付使用,波音三期扩建项目竣工,云翼智能等一批低空经济项目落地……

“2024年,滨海新区完成工业投资1052亿元,占全市比重超三分之二,有力带动全市工业投资持续增长,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张桂华称。过去一年里,滨海新区积极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做好联合招商,加快强链补链,落地京冀产业项目75个,投资额626.9亿元,中电科蓝天产业园启动建设,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央企二级总部落户;牵头培育的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建成10个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新增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3家,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2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工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发布全国首个零碳示范标准体系,成功打造联想创新产业园(天津)等零碳工厂,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达101家。

2025年,滨海新区围绕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工作要求,将聚焦化工、汽车、电子三个千亿规模的试点行业,推动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点项目)、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改造(线项目)、产业集群和园区整体数字化改造(面项目),确保试点工作试出成效。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近50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形成一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的实施路径和典型模式。例如,在点项目上,天津敏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数字工厂建设项目将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引入先进生产管理系统,预计产值提高100%,利润提高300%,实现产品质量100%可溯源,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智慧标杆;在线项目上,渤化发展“两化”搬迁改造(12万吨/年糊树脂装置)项目将联合浪潮集团等软件企业,与上下游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企业协同进行技术改造,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形成14个典型应用场景;在面项目上,联想创新产业园(天津)智能工厂项目将运用物联网、AI、5G、大数据等多项先进技术,打造高度自动化、全面智能化园区,建设中国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首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形成行业内标准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赋能园区及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数智化转型。

“我们将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50个‘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分层分级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全年建成2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智能工厂累计达110家。”张桂华说。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