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我们在乡下,离县城很远,能不能远程人脸识别啊?”电话那头,少年的声音里压着火气,“麻烦您快点确认下,我这儿还等着结兼职工资呢!”
“兼职?”客服人员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关键词。面对疑似诈骗陷阱,她清楚职责所在:不仅要解决客户问题,更要让少年意识到:这次停机,可能披露了一个埋藏已久的陷阱。
她一边保持平稳回应,一边快速在系统中核查信息——系统显示该号码因异常通话行为被安全系统识别。机主登记为老年人,但系统提示,7月8日傍晚短短一小时内,该号码竟密集拨出了数十通电话,平均每2分钟一次,明显不符合老年人正常使用习惯——“您别急,这个号码当天拨打了较多电话,是否工作需要呢?”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传来支支吾吾地解释:“是…是游戏里认识的朋友,让我帮忙推销,每成一单给40块。他说不用我说话,我拨过去,他用另一部手机跟对方聊。”
“那他为何不自己拨打电话?具体聊什么内容?他给你结过工资吗?”
少年的声音愈发含糊:“他说自己的号被限制了……好像是处理退货,具体记不清了……”
客服人员立刻警觉起来——这与“中转呼叫”骗局特征高度吻合。“您的情况非常典型”,客服人员清晰而关切地解释,“不法分子常利用他人号码拨打诈骗电话,隐藏真实身份。一旦受害人报警,号码的实际使用者往往首先被追查,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电话那头陷入了更深沉默,只剩轻微呼吸声。客服人员抓住时机引导:“您仔细想想,正规兼职为何要借用他人号码?这些被叫号码的机主中,可能已有受害者,警方或许正顺着号码溯源。到营业厅核实身份,既是按规定复通,也是证明您不知情的重要一步。”
少年吸了吸鼻子,语气缓和了些:“去营业厅需要带什么?”
“请携带机主(您奶奶)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您的学生证。”客服人员立即告知所需材料,“方便的话最好由家长陪同,同时,建议您到派出所提供那位‘游戏好友’的账号和聊天记录,我们会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协助固定证据。”
后续系统显示,该客户已于当日14时到厅办理了复通。当工单的系统状态变为“已处理”时,窗外阳光恰好照在桌面便签纸,“客户的满意,我的希望”几个字格外醒目。而少年最后那句“原来你们停机,是在帮我啊”的恍然大悟,正是对服务背后那份用心守护与客服人员真诚付出的最好回应。
中国移动10086客服人员将“客户的满意,我的希望”作为服务目标,以桌面便签的形式时刻提醒自己
在中国移动的客服团队中,这样的服务精神已是常态。10086这条热线承载的远不止业务咨询,它更是用户情绪的出口。“曾有一位客户因家庭变故在电话中崩溃痛哭。”彼时,业务问题被暂时搁置,中国移动客服人员将工位化作临时的“倾听港湾”,用耐心与关怀让这条通信热线,抵达了用户最需要慰藉的内心。
客服人员的“服务笔记”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中国移动的客户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智能语音助手可以快速处理常见问题,而复杂需求则会无缝转接至人工坐席。这种“人机协同”模式既提高了效率,又保留了服务的温度。
在中国移动,数万名客服人员见证了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飞跃。技术让信号的抵达变得即时,但唯有心与心的回应,能让心灵的抵达变得深刻。
中国移动10086客服的工作日常
在10086这条由亿万次呼叫连接而成的纽带上,流动的不只是信号。它连接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和他们最真实的悲欢。这或许就是“沟通从心开始”最朴素,也最深刻的答案,也是中国移动坚持不懈抵达电话那头、抵达客户心头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