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在2023(第二十二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表示,近30年来全球市值前十强的行业,已经从金融转向IT甚至能源领域,其中近10年来数字企业的发展备受关注,并走在了行业前沿,这说明数字平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我国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据要素价值备受重视,数据安全保护体系更趋完备,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有所进展,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邬贺铨指出,互联网发展50多年的时间里,期间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不同发展阶段,其中以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是数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织模式,对我国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中央对平台企业的发展也给予了较多关注。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会议明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平台经济大有可为。
李强指出,广大平台企业坚定信心向前看、练好“内功”加油干,努力破解“成长的烦恼”,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同时要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围绕底层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发展消费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通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带动中小企业联动创新。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当前平台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模经济可以提升市场广度和深度,从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平台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实现消费和流通的对接;三是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
不仅如此,平台企业的良性发展,也为构建数字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形成数字产业生态,提高国内大循环质量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需要看到,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目前互联网企业整体上比较低迷,这给平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邬贺铨表示,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互联网平台企业需要抓住发展的新一轮机遇期。“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为互联网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的蓝海;二是5.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IT,将推动摩尔定律的持续发展;三是健全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制度,也支持互联网平台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邬贺铨还建议,互联网企业不仅要降本增效,还要加大创新力度,发挥经济新引擎的更大潜力。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8647.5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工业和经济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发力点。
赛迪顾问预测,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2688.4亿元,增长率约为13.8%。同时,工业互联网平台筑基赋能作用凸显,平台市场成长迅猛,呈现特色化等趋势,在政策、需求等多项利好的基础上,通过连接赋能工业经济,加速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