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滚动 >> 正文
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中国工信新闻网
  • 2024年7月19日 10:06

工联网消息(IItime) 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7%,装备制造业占比达33.6%;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0.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2.9%;培育421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十四五”前两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8……这是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亮出的最新“成绩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刻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持续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

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加大智能制造推广力度,政产学研用协同联动,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政产学研用”等各方协同发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我国建成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约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持续加快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已超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加速涌现,智能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国产大模型产品不断涌现,智能芯片开发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相关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球前列;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5G行业应用已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传统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24年4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发布;202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今年以来,我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其中设备工器具的购置投资增长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突出。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超过50%。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支持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让这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之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设备更新方面,实施先进设备和软件一体化更新提升行动,淘汰一批低效老旧设备;在工艺升级方面,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数字赋能方面,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发展途中迎难而上,改革路上一往无前。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以新技术让“老树发新芽”。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持续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向未来,我国坚持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谋划发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更多生机与活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更大贡献。

编 辑:胡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