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前不久,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等京津冀区域内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京津冀地区共拥有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下一步,这七大集群发展重点是什么?近日,京津冀工(经)信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
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
力争2028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
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与命脉。三地将聚焦打造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发展的关键技术底座和前沿技术创新主阵地,全面推进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制造—应用”全链贯通发展,力争2028年实现销售收入4500亿元,培育百亿元收入企业20家以上。
加快形成产业联合攻关、互补共建机制。深化“研发迭代+规模量产”的攻关模式。谋划建设前沿技术攻关联合创新平台,组织企业开展先导技术探索。建好高性能芯片研发中试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以及创新孵化平台,推动先进计算架构创新迭代,为广大企业的研发创新构建共性服务平台体系。推广集群内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协同开放和产业生态融通发展等新模式,打造更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
加快设计、制造、应用全链贯通发展。通过组建IP服务平台等举措支撑京津冀高端芯片设计能力提升,以北京制造能力为依托,共同推动国产装备升级、加快国产材料攻关,加速先进封测产线建设,具备全链条产业能力。
加快建设多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推动北京产教融合基地向津冀地区拓展,推动集群人才“共育”。试点建设集群人才联盟,探索集群人才“共享”。用好京津冀各类人才支持政策,引入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
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
力争到2030年,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
未来,京津冀将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零协作配套,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力争到2030年,形成3家生态引领型企业、万亿级产业规模,自主可控水平显著提升,“车路云一体化”跨区域多场景商业化稳健运营,跻身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挥集群内车企需求丰富优势牵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供给端和应用端双牵引,统筹推进车规级芯片、高阶智驾系统、新一代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突破。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地按照统一规划、协同招商、同步建设、分别管理的思路,将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打造成为辐射北方七省份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保障基地,及国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测试、验证和生产基地。
打造开源开放的智能网联发展生态。发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示范作用,构建高效协同、互认互信的标准体系,扩大物流园区、重点场站、知名景点等跨域综合应用。推动车路云一体化数据上车、应用上车和服务上车,实现商业闭环、产业闭环和价值闭环,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京津冀样板。
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
打造国际引领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北京将坚持技术创新与多模态发展,加快智能体的普及与应用,协同数据、算力和算法的发展,力争用2—3年时间,培育10家以上世界百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将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打造成为具有技术主导权的国际引领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人工智能芯片、算子库等基础软硬件,培育国际领先的基础大模型,加快形成全栈国产化根技术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布局,推进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汇聚更多算力资源,建好用好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为模型企业提供价廉质优算力供给以及数据训练的丰富资源和安全环境。
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雨林,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特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建立赋能机制,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制造业、教育、医疗重点行业应用落地。
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
到2027年,力争推动集群规模达到3万亿元
三地将着力把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打造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7年,力争推动集群规模达到3万亿元。
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建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夯实CPU、服务器等基础硬件,强化信创网络安全产品创新升级,实现全生态安全自主可控。
加快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建立中国的开源操作系统根社区,突破高能效智算体系结构,推进AI大模型规模化应用,构建国产工业软件体系,为世界提供信息安全中国方案。
强化场景应用牵引。加快在金融、能源、教育、卫生等13个垂直领域开放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全栈式”信创解决方案,推进产品和技术向“好用易用”快速迈进。
优化集群产业生态。用好支持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等国家政策,发挥协会联盟等“织网人”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集群培育模式。
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
力争2026年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生命健康既是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又是事关民生福祉的战略产业。
三地将进一步强创新、拓应用、优生态,力争2026年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
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用好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现代中药制造业创新中心牵引作用,加速生物药新技术突破、中药大品种开发、医疗器械应用拓展,打造全球生命科学创新高地。
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加快创新药械在三地推广应用,推动三地在国家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政策和先行先试方面取得突破。探索建立“互认互信、联查联审、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资本运作,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引育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和龙头企业在三地协同布局。探索人才落户引进、进口通关便利等政策创新,合力做优集群生态。
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
打造“风光氢储输”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围绕将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打造成为“风光氢储输”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河北将重点实施四个行动。
产业强链行动。推进特高压、低压成套等电力装备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延伸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等优势产业链条,打造共享储能、虚拟电厂等创新商业模式。
创新强企行动。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进数字能源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推进集群电力装备在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应用。
融合赋能行动。围绕提升电力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电力系统等领域应用。围绕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固态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开放合作行动。每年举办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发展大会,发布创新成果,促成项目合作。积极参与专题招商活动,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支持企业采取工程承包、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与海外能源领域合作。
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集群
大幅提升产业实力、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三地将坚持创新引领、场景牵引、区域联动,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大幅提升产业实力、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建强产业链条。编制重点装备产业链图谱,选育一批“链主”企业,通过“母子工厂”“共享智造”等模式,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行动,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支撑、中小企业配套的紧密型发展格局。
强化科技创新。依托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安全应急装备领域重大创新载体,提升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新兴技术与安全应急装备深度融合。
拓展场景应用。聚焦安全生产、城市内涝、消防救援、家庭安全应急等场景需求,鼓励生产企业与应用方联合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发布应用典型案例,打造实战实景测试、场景化培训平台,加快安全应急装备推广应用。
推动产业协同。加强区域内安全应急装备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强化区域联动和政策协同,实施链群协同、示范基地提升、领航企业培育等系列行动,全面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水平,形成优势互补、创新资源融合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