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短短一个月内,济南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好消息不断。在商业航天领域,3月27日,“天兵科技两级可回收火箭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及“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项目”已确定落户济南;在低空科技前沿领域,4月19日,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发布四项低空科技成果,济南市将建设低空装备试验场,积极打造智慧低空创新发展标准评测中心……济南,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向天空进军”的姿态,展开一幅关于未来城市的全新景象,书写从“泉城”向“空天之城”跃迁的新篇章。
从无到有 竞逐商业航天新赛道
今年,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再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放眼全国,各地纷纷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作为新增长引擎,近年来,济南市依托“卫星+火箭”双轮驱动,着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推动产业能级不断跃升。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9月济钢1号、2号两颗“济南造”卫星上天,这是继“济南一号”、“微厘空间”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试验卫星、“济高科创号”、“齐鲁一号”至“齐鲁四号”卫星后,济南在空天信息领域的又一开拓。
今年3月1日以来,随着济南市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的成立,济南在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方面有了更迅速的发展,一系列密集动作的背后,彰显了济南加速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新动力。先是3月27日,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天兵科技两级可回收火箭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和“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项目”落户济南达成共识,这也是济南在商业航天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的关键一步,标志着济南在火箭总装领域的“零”突破,填补了长期存在的产业空白;紧接着4月17日,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安羚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多方战略合作,聚焦火箭研制、航天复合材料、无人机制造及低空场景应用四大核心领域,至此济南的火箭产业发展再迈新台阶,标志着济南空天信息产业集群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经初步测算,截至2024年年底,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元,较2023年增长12%。济南市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济南市正抢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风口期,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一体推进空天信息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加快打造现代化空天信息产业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从深空到低空 全面布局“天空产业”
济南在低空经济的前瞻布局源于对战略机遇的精准把握。2024年10月,率先组建济南低空经济发展集团,同年11月,出台的《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引育低空产业链相关企业20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现在的济南,已经形成从深空到低空的立体化产业协同。
从深空到低空,济南始终在破冰。从平台布局,济南先后引进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等8家科研机构,获批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等88个创新平台。在4月19日召开的“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低空科技成果发布会”上,四大低空科技成果精彩亮相。其中,济南市低空装备试验场建设方案发布,该试验场将依托“天、空、地”一体化低空技术验证试验场,通过强强联合、集智攻关,全面提升济南市应用场景验证、技术创新、低空装备测试鉴定能力,积极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低空创新发展标准评测中心。这一创新体系,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有望引领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新趋势。
“全民共享才是真正的低空经济。”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主任易洪表示,济南正在按照“政府搭台、院校支撑、企业唱戏、全民共享”的低空经济生态发展理念,联合技术和主管单位、产业管理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生产主管部门、应用监管单位、行业应用企业和主管单位,以及千行百业的全民参与,助力“省会经济圈”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策源地和示范区的建设。从金融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夯实资金要素保障。对上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国家政策性资金,设立市级财政资金,并组建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济南市空天信息(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申报过程中,济南市正在统一布局、分批投入。截至目前,空天信息专项基金数量已达5只,总规模21.82亿元,涵盖产业、项目、创投等多个领域。同时,推动银行、证券、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济南市空天产业金融服务生态圈,为空天领域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目前,国科控股已在济南发起62亿元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投资中科卫星等多个空天成果转化项目,未来将设立低空经济产业专项基金,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国科(山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建明介绍。济南正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生态协同”模式,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多链融合标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金融赋能路径。
从产业布局到生态构建 济南逐梦星辰大海
从产业布局到生态构建,逐梦星辰大海的济南已绘就出一幅“天空经济”发展路线图。济南市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产业配套完整、协同机制健全、特色优势突出的现代化空天信息产业体系,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引领带动全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空天信息应用示范区、创新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新高地。为此,济南市从顶层设计出发,全力推动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根据《济南日报》公开报道,去年两个月内,济南市委书记就三次参加与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有关的活动,推动相关项目,可谓“顶格”推进。
在空天信息空间布局和产业生态层面,济南提出加快空天信息高端产业、优质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集聚,着力打造历城区和济南高新区两大产业核心集聚区、章丘产教融合先导区和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产研融合示范区,形成“双核两区”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格局。历城区重点围绕卫星部组件、火箭关键部组件、应用终端设备、航空飞行器等先进制造业,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济南高新区重点围绕卫星总装、特色信息应用和航空维修改装等领域综合布局,提升产业整体效能,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济南市还提出,支持章丘区立足空天信息大学,打造产教融合先导区;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筹建山东省未来产业园,打造产研融合示范区;两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打造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域。
在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层面,济南正梳理制定低空经济产业图谱、企业表、项目表、场景表等,加大低空经济招引力度,重点围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通用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等领域,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领军企业和优质项目,通过实施产业补链强链延链,以整机制造为重点,加快推进轻型运动飞机、纵列式双旋翼和大载重共轴无人机、中大型工业级无人机、无人机机库机巢等产品研发制造,实现批量化生产。以航空器整机制造带动动力系统、飞控系统、安全系统、复合材料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推动航空器维修改装、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系统集成、融资租赁等低空服务新业态发展。 这场向天空的进军,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城市发展逻辑的重构。当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形成双轮驱动,济南逐步构建起“空天信息赋能、低空场景落地、高端制造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制造到服务,从技术突破到生态构建,这座城市正在万亿级产业蓝海中锚定坐标,让“天空经济”成为新时代济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注脚。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无人机从社区智能机巢起飞,将午餐送达写字楼;eVTOL载着商务人士从CBD出发,30分钟抵达济南周边城市——这不是科幻想象,而是济南正在加速实现的未来图景。当天空不再是发展的边界,而是创新的舞台,这座千年古城正以空天为纸、科技为笔,书写属于自己未来之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