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丨解码兰考“老有所养、田有所智、业有所兴”振兴密码
  • 工联网
  • 2025年4月27日 17:21

工联网消息(IItime) 九曲黄河奔涌不息,在兰考东坝头镇勾勒出一道雄浑的“U”型湾。这里曾是焦裕禄书记治沙战贫的“主战场”,风沙漫卷中埋下脱贫的火种;如今,科技赋能的春风吹遍原野——张庄村“幸福路”上,智慧康养设备织就老人安康守护网;仪封镇万亩良田上,无人机在麦田上空盘旋作业;固阳乐器小镇里,区块链技术让传统乐器产业焕发数字生机……

近日,工联网记者随中国移动“移起向新 数智兴农”媒体行活动走进兰考,见证这家央企如何以“数智画笔”,在焦裕禄精神发源地绘就“老有所养、田有所智、业有所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让泛黄的治沙笔记,在5G时代续写出现代化的科技注脚。

智慧康养:让“老有所安”照进现实

“您看,老人遇紧急情况按下这个红色按钮,呼叫会依次直达亲属、分包组长、村委干部,如果前三次都没联系到,会在下阶段增加第四级的康养在线客服坐席,由IVR智能语音或人工客服,向家中直系亲属进行电话提醒,确保预警信息必达。”在张庄村便民服务中心,中国移动河南公司市场经营部智慧康养项目经理皇甫亮手持SOS报警器,演示着“四级预警”响应机制。

话音刚落,大屏幕上的数据流开始跳动——97位老人的健康数据实时更新:睡眠监测带记录翻身频率,防跌倒雷达捕捉异常姿态,血压血氧数据通过康养中屏自动上传……这些嵌入老人生活的“五件套”,构成了居家养老的“数字安全网”。

这座黄河岸边的村庄,正用科技破解“空心村”的养老困局。24%的老龄人口占比、32%的外出务工率、仅有的1名村医,让传统养老模式举步维艰。中国移动的“AI+康养”解决方案,以“平台+硬件+服务”破解难题——村委大屏可实时查看重点人群状态,村医通过健康检测设备筛查慢性病,子女通过手机APP接收父母健康报告。

在村医室,河南移动与郑大产学研用联合打造的便携式心电卡引发关注。村民刷身份证即可完成30秒心电检测,AI大模型同步生成诊断报告,诊断准确度达90%,比肩心电主任医师专业水平。过去,村民做心电图得跑县城,现在家门口就能筛查心梗风险。中国移动更打通了线上问诊、药品配送、名医挂号等全链条服务,让“早发现、早干预”的预防医学理念扎根乡野。

此外,在张庄村公共区域,中国移动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了完整的视联网体系,实现了公共区域AI监控全覆盖。22台AI摄像头如同“电子哨兵”,在核心要道、水塘等区域24小时值守。陌生人脸识别、重点人员追踪、落水告警等功能,大大降低意外事件风险。

治理升级:从“人跑腿”到“数据跑”

中国移动打造的兰考县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以“实用、好用、易用”为核心导向,基于“田村一体化”数字化架构和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了多部门联动和业务场景的高效指挥调度。农村板块集三资监督管理、智慧村务、智慧康养、农产品溯源、乐器溯源等功能于一体,推动农村治理更高效、农户生活更便捷、农民收入更有保障。

其中,三资管理平台实现了三资数据一站统管,县-乡-村三级数据动态展示,赋能全生命周期监管。产权流转线上交易公平透明,智能合同管理减少纠纷,无纸化审批支付降低成本,预警模型防范风险,村级财务公开接受监督,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在农产品领域,依托兰考县5G+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移动将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产销环节紧密结合,为兰考搭建了农产品溯源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可信溯源服务,有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据统计,目前累计接入30余种农产品,为7735批次农产品赋码,扫码超过9万次,切实助力兰考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户收入。

在兰考县固阳的一家生产古筝的乐器厂内,记者扫描乐器上的专属二维码,乐器溯源平台界面即刻跳转出该产品的材质、尺寸、工艺等级、质检信息、生产商等信息。消费者日后只需轻轻一扫,便能穿透产品生产的时空维度,获取这份真实可靠的“数字履历”。依托该平台构建的质量信任体系,兰考乐器正以透明化的品质承诺,加速迈向品牌化发展新征程。

智慧农业:让万亩良田长出“数字翅膀”

走进中国移动5G+智慧农业服务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卫星遥感图、无人机航拍、土壤传感器数据交织成数字农田的“生命图谱”。据中国移动(河南)乡村振兴数字研究院副院长王一丁介绍,通过“天空地”感知网络实时监测农田长势,AI大模型实现专家级农情分析、农事建议,智能灌溉节水超10%;智能农机调度,作业效率提升30%;建成数字供销与农产品溯源体系,亩均综合增收超500元。

在仪封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气象监测站、虫情测报设备、土壤墒情监测终端等智能化感知设施通过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含水量、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关键数据,借助中国移动5G网络构建的高速传输通道,将信息同步汇聚至兰考县5G+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平台为农业生产决策、灾害预警、农事管理提供全流程数据支撑,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管控。

放眼望去,平移式喷灌机缓缓移动,水肥一体机通过地下管网将沼液废液转化为有机肥。“过去浇地要扛水泵、拉水管,现在手机一点就能灌溉。”更令人称道的是“地力加油站”——畜禽粪污经三格化发酵后还田,既解决污染又提升土壤有机质,构建起“种植-养殖-再生”的绿色循环。

蓝天白云下,一架搭载中移凌云系统的无人机呼啸升空,在麦田上空划出整齐的航迹。据了解,中移凌云平台可对多台无人机进行统一管理和远程控制,平台能设置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作业面积等,这些“空中卫士”还能执行巡田、测产、灾害评估等任务,填补了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空白。

数智星火照亮乡村振兴路

当下,中国移动以“网+云+AI”为核心,在兰考打造出数智乡村振兴的立体样板。这里没有炫技式的科技堆砌,有的只是解民生之忧的创新实践:让留守老人拥有尊严的晚年,让外出游子减少牵挂的焦虑,让面朝黄土的劳作变得高效体面,让传统产业在数字赋能中焕发新生。

黄河奔流不息,创新永无止境。当5G信号覆盖最后一公里,当AI大模型走进田间地头,当区块链守护匠心传承,乡村振兴便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改善,而是一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主力军,中国移动充分发挥数智能力优势,聚焦数智兴业、数智善治、数智惠农三大主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据悉,中国移动建设数字乡村达标村超41万个、示范村18万个,服务乡村用户超7900万人;面向各级政府提供村务管理、网格治理、便民服务等,业务覆盖全国超80%行政村;加快5G、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农业项目2000余个。数智化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广袤乡村同样可以站在科技变革的潮头,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山海经”。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