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6.3%
  • 工联网
  • 2025年4月21日 16:21

工联网消息(IItime) 国新办近日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态势良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谢少锋说,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特别是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拉动作用突出。前2个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近1.9万亿元。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3%,“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预期提振、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扩张。

主要指标稳中有进。据介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了1.9个和0.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出口保持韧性,出口额同比增长6.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企业转型发展提速,食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经营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底增加约7000户。

重点行业稳中提质。装备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实现10%以上增长。原材料制造业效益明显改善,前2个月利润同比增长15.3%,其中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幅超20%。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平稳增长,在节日效应和市场刚需带动下,农副食品、纺织等行业生产加快,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业增速超10%。

大省大市稳中向好。各地区靠前发力,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在强化政策支持、推动项目落地、促进供需对接、加强助企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地区拉动作用突出,挑大梁作用充分发挥。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多个工业大省的增速超过8%。湖北、河南等工业大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幅。烟台、大连等工业大市工业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