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5G-A点燃低空经济的“爆发引擎”
  • 工联网
  • 2025年6月24日 17:15

工联网消息(IItime) 在重庆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青头潜鸭、彩鹮、白鹭等珍稀的和常见的鸟儿们自由翱翔,搭载着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在高空静静滑过,将鸟类飞行轨迹实时传输到监测平台——这双“慧眼”的背后,是中国移动5G-A通感一体化基站的支撑。与此同时,广东省宣布全省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超700条,无人机物流年飞行量近80万架次,30分钟航空医疗救援网络正在加速成型。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共同指向同一个技术引擎:5G-A。

技术底座:5G-A通感一体化的突破

5G-A(5G-Advanced,又称5.5G)是5G技术的升级版,它不仅继承了5G的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性,还新增了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黑科技,堪称“5G Pro Max”。通感一体是5G-A的核心技术,通过无线信号反射、散射等原理,让通信基站同时具备“雷达式”环境感知能力,可实时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轨迹等物理信息。

这些技术特性解决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传统地面基站对空覆盖存在信号碎片化、切换频繁、干扰强三大痛点。以南京的实践为例,外卖无人机在3公里飞行中曾经历15-20次网络切换,导致视频频繁黑屏。而采用5G-A专网后,通过智能波束管理和天地干扰协同技术,能够识别并消除主要干扰,大幅提升低空通信体验;通过移动性协同技术,减少低空通信无效切换,保障了移动过程中通信体验一致性。

在5G-A技术的催化下,我国低空经济正经历爆发式增长。在产业规模方面,2024年我国无人机市场已达190亿美元,占全球机器人市场近40%份额,预计2028年将突破400亿美元。在区域发展方面,广东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低空经济相关企业1.5万余家,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在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4年底,仅广东一省就开通5G-A基站超1.1万个,低空起降场在广州、深圳等城市密集铺开。

政策驱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2021年2月,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4年,“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紧随其后,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加强5G行业虚拟专网供给,探索5G行业虚拟专网在低空等新兴场景部署。政策与技术的双重驱动,使低空经济从单一无人机应用,扩展为融合物流、旅游、农业、安防的立体生态。

变革实景:5G-A驱动的低空应用革命

汉川电厂的低空曾面临“黑飞”入侵威胁。2025年初,湖北联通联合中兴通讯采用了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实现电厂园区无人机的精确探测和实时预警,单站感知距离超过1公里,距离判定精度达到亚米级、监测率100%、虚警小于5%,同时完成了轨迹跟踪、入侵监测、电子围栏等多项技术验证。相关验证成果为后续电力巡检场景下的低空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技术支持。

在青岛,青岛联通整合全市无人机资源,在市南、市北、李沧区部署12个无人值守全自动机场,打造“智慧低空”一体化共享平台,通过政务云专线实现数据实时回传与AI分析,并建设整合全市29个专业无人机服务站点,形成全域覆盖的快速响应能力。平台已为全市政府等多级单位提供13000余架次飞行服务,应用场景覆盖违建识别、河湖隐患检测、重点项目进度追踪、交通疏导、景区三维巡防及森林火情监测等。

在河南安阳搭载5G-A的无人机血液配送网络将急救时间从40分钟缩短到15分钟,抢救的成功率提升62.5%。在深圳,“空中快递员”能在10分钟内跨区送文件,比堵车的汽车快3倍。

5G-A技术已不仅是通信工具,而是成为重构产业时空逻辑的新维度基础设施。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