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幸福是什么?
是上班路上的“一路绿灯”
是爸妈视频时不卡的笑脸
是下班到家自动亮起的灯光
是指尖一点就能搞定的生活琐事
是5G跑赢等待是AI读懂需求
是物联网织密日常的温暖
清晨7点的阳光刚爬上窗台,张爷爷就被手腕上智能手环的“轻柔唤醒”震动唤醒——不是刺耳的铃声,而是根据他昨晚睡眠数据(深度睡眠时长、翻身次数)调整的渐强震动。他抬手一看,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凌晨的心率曲线、血氧饱和度,还有一行小字:“今日血压稳定,建议晨间散步20分钟”。
“这小东西真比我自己还懂我身体。”爷爷笑着点开手环上的“家庭共享”,数据瞬间同步到女儿和孙女小艾的手机上。这背后,是多模态智能技术的“贴心守护”——手环不仅采集体征数据,还联动了卧室的温湿度传感器、睡眠监测床垫,通过AI算法融合多维度信息,才能给出精准的健康建议。这正是通用技术邮电器材与中山大学合作的智慧医康养解决方案的家庭版,据说今年9月24日开幕的2025年PT展上,他们还会在“通用技术多模态智能空间”展区展示更完整的社区落地场景呢。
8:00车里:上学路上的“无缝衔接”
小艾背着书包蹦到门口,妈妈的车已经停在楼下。“妈妈,昨天没看完的动画片能在车里接着看吗?”她掏出儿童智能手表轻轻一碰车机,屏幕立刻跳转到动画片的暂停界面——这是鸿蒙系统的跨端协同能力在发力。妈妈笑着解释:“这就是华为说的‘无感互联’,手机、手表、车机的内容能无缝流转,而且车机算力不够时,还能调用手机的算力呢。”
车开出去没多久,小艾的手表弹出“已进入学校安全区域”的提示,爷爷在社区活动中心收到消息,心里踏实不少。这种“人-车-设备”的顺畅连接,正是鸿蒙智行的差异化优势,PT展上华为将专门展示5G-A与AI融合的“车-人-家”生态,听说还有自动泊车、AEB自动刹停这些安全功能的现场演示。
9:30社区活动中心:会“思考”的智慧空间
爷爷和老朋友们在活动中心下棋,刚走到门口,玻璃门就自动打开——不是普通的感应门,而是通过多模态智能空间技术识别了他的人脸,同时联动室内灯光调亮了棋桌区域。“你看那墙角的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同时‘看’到我们在哪、‘感’到环境亮度,还能‘记’得我们常坐的位置。”社区工作人员指着天花板上的设备介绍,“这就是把‘人、机、物’的信息融在一起,让空间变‘聪明’。”
社区展示屏上显示着活动中心的实时人流、空气质量,还有几位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状态。“这些技术刚开始都是高校的研究概念,多亏了邮电器材的‘概念验证中心’,在我们社区试了半年才调顺。”工作人员说,“PT展上这个中心会展示怎么把实验室技术变成咱们能用的东西,特别实在。”
10:00学校教室:AR眼镜里的“活课本”
小艾的科学课上,老师让大家戴上AR翻译眼镜——镜架上的微型摄像头一扫课本上的“恐龙”插图,一只3D霸王龙就“站”在了课桌中间,还能跟着手势转身、张嘴。“这眼镜不仅能显示3D模型,还能实时翻译英文标注,以后我们看外国科普书也不怕啦!”老师说。
这种AR/XR技术可不是“花架子”,它依赖1.6T光模块提供的高速数据传输——中国信科刚推出的全系列光模块能满足AI集群的大带宽需求,800G的已经批量出货,1.6T的明年也要上量了。小艾偷偷查了下,PT展上中国信科会展示这些“隐形的传输高手”,还有能支持十余种通信制式的“一芯多用”芯片呢。
12:30厨房:千里外的“食材检查”
妈妈在单位加班,想看看家里有没有足够的菜做午饭,打开手机上的“智慧厨房”APP,冰箱里的摄像头立刻传回画面:鸡蛋剩3个,青菜还够一餐。她点了下“一键下单”,社区超市的配送员15分钟就把新鲜食材送到了家——这背后是物联网的精准对接,从冰箱传感器到超市库存系统,再到配送员的导航,全靠5G网络秒级同步数据。
“这种‘手机控家电’的功能,PT展上会有专门的智能家居专区,还能看到鸿蒙怎么把冰箱、烤箱、扫地机器人连在一起,真正实现‘回家不操心’。”妈妈边视频边跟爷爷说。
15:00客厅:屏幕里的“清晰拥抱”
爷爷想和远在深圳的小孙子视频,点开智能音箱说“给小宝打视频”,屏幕瞬间亮起,小孙子举着刚画的画凑过来:“爷爷你看,这是我们幼儿园的滑梯!”连画纸上的彩色蜡笔痕迹都看得清清楚楚。“以前视频总卡,现在怎么这么清楚?”爷爷好奇地问。
小艾抢着回答:“老师说这是4K超高清视频技术,还有‘边缘计算’帮忙,把数据处理得离我们更近,就不会卡啦!”她指着电视上的PT展预告:“你看,展会上还能体验更清楚的8K视频呢!”
17:30放学路上:信号里的“安心保障”
爸爸开车接小艾放学,路过一段隧道时,手机导航没断,还能跟妈妈正常视频。“以前过隧道就没信号,现在怎么这么厉害?”小艾问。爸爸解释:“这是5G NTN技术,能通过卫星补盲,就算地面信号不好,也能保持通信。中国信科还做了专门的卫星终端测试仪表,就是这种保证信号稳定的‘神器’,PT展上能看到实物。”
说着,爸爸用手机碰了下车载屏幕,刚在手机上选好的晚餐菜谱就同步了过去,还通过星闪技术提前打开了家里的热水器——“这些车联网的黑科技,PT展的‘低空经济与车路协同’专区全是亮点。”
19:30沙发上:期待中的“科技之约”
一家人围在电视前看2025年PT展的预热片:金砖国家数字经济论坛、空天地海一体化应急通信展示、量子通信技术体验……当看到“数实融合新引擎智启未来新动能”的主题时,爷爷感慨道:“以前觉得科技是年轻人的事,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每天的散步、视频、吃饭里。”
小艾举着AR眼镜兴奋地说:“老师说PT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9月底开展,我们能去看会‘翻译’的眼镜、能监测健康的手环,还有会飞的应急通信无人机吗?”爸爸笑着点头:“当然能,到时候还能亲眼看看那些让我们生活更方便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这才是科技的意义啊,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让我们的日子更暖、更安心。”
窗外的夜色渐浓,客厅里的笑声和电视上的展会预告交叠在一起,祖孙俩的日常,早已被科技的温柔赋能填满;而即将到来的PT展,正等着把更多“小确幸”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正推开这扇窗
——
没有冰冷的技术术语,
只有适老的用心、创新的诗意,
让每一次通信技术的突破,
都成了通向美好生活的阶梯。
9月24日至26日
北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