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圆桌对话 | 提升女性在数字时代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 工联网
  • 2025年5月19日 19:29

工联网消息(IItime) 5月17日,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暨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圆桌对话:提升女性在数字时代的影响力和参与度”环节,圆桌对话主持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与联合国大学驻澳门研究所所长黄京波,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李莹,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高通公司副总裁侯明娟,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围绕提升女性在数字时代的影响力和参与度这一核心议题,畅所欲言、分享观点。

1747646567007054593.png

image.png

联合国大学驻澳门研究所所长黄京波多维发力,破解AI性别偏见困局

image.png

谈及人工智能背后的性别偏见,黄京波指出,联合国大学与国际电信联盟、世界妇女署早年便已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近年来针对东南亚国家妇女与科技的关联展开研究,尤其聚焦人工智能引入后对妇女偏见的议题,得出四个主要发现。

一是数据与算法导致的歧视。由于大模型训练数据不足及算法偏见,人工智能系统的人脸识别对女性的错误率高于男性;人工智能驱动的招聘平台可能更倾向于男性申请人。二是刻板印象固化。部分模型在关联职业时,将男性对应医生、律师等角色,而将女性对应家政工作者、护士等职业。三是研发团队对性别的排斥。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男女比例为4:1,女性声音显著缺失。四是技术助长性别暴力。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网络跟踪、秘密拍摄、换脸羞辱等行为,导致针对妇女的网络伤害更趋复杂,相关性别暴力事件更难被识别。

针对上述问题,黄京波团队提出了四项建议:一是希望全面收集数据,尤其是关于妇女的数据。二是对人工智能的偏见、伦理等问题进行深度审计,使人工智能系统更加透明、更具可解释性。三是倡导更多女性加入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四是对合成数据进行修正。

同时,据黄京波介绍,联合国大学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尤其从妇女平等和科技角度作出了诸多努力,培训受众涵盖政策制定者、教师、学生和技术开发团队。例如,针对东南亚地区开展的人工智能与妇女偏见相关研究,已将成果在部分东南亚国家落地,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及社会群体开展系列培训,助力其在政策制订中更有效、更精准地把妇女平等问题纳入政策层面。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李莹聚焦三大关键词,赋能女性成长

image.png

消除性别数字鸿沟、推动女性成长,教育体系应该怎么做?李莹认为应该把握三个关键词,构建女性成长新生态。

第一个关键词是“打破”:学校教育要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中华女子学院为学生普遍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及女性学导论课,助力她们重新认识自我。

第二个关键词是“看见”:历史上对女性榜样的宣传长期不足,而女性受榜样的影响远大于男性。因此,社会教育和文化层面需为女性提供更多引领和榜样。

第三个关键词是“赋能”:推动性别平等的核心在于赋能。中华女子学院与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国妇联共建全球妇女发展合作交流基地,今年将在全球数字赋能领域推出更多新举措。

最后,李莹总结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让每个人拥有更多能力与权利,平等获取资源、参与建设、享有发展成果。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深耕通信路,巾帼何须让须眉

image.png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标准对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已走在全球前列,移动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代空白、二代跟随、三代突破、四代同步、五代引领。在此过程中,中国女性在技术标准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

“女性具备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创新力,以及严谨负责的特质,在合作与沟通中刚柔并济,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默芳、王晓云等老一辈通信工作者均作出了卓越贡献。”黄宇红表示,今年,中国移动5G、6G标准团队荣获“三八红旗团队”称号,这个以新生代女性为代表的团队,活跃在标准舞台上并贡献卓越力量。

黄宇红表示:“无论是老一辈女性专家,还是年轻一代,都在移动信息通信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一代的成长,也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女性在为数字技术发展贡献力量。”

“我本人从事技术研究,目前正积极推动5G-A向6G演进。”黄宇红指出,6G研究的目标是实现天地一体,即通过泛在连接、通感算智多要素,赋能万物智联时代。未来希望通过信息网络的技术无处不在的连接能力与无所不能的智能能力,进一步连接、赋能女性,放大女性的作用。

高通公司副总裁侯明娟:以坚韧匠心,诠释科技“女性力量”

image.png

今年是高通公司成立40周年,其核心理念为“科技成就人人向前”。侯明娟指出,高通自创始以来便秉持服务更多人、让所有人享受领先技术的理念,在公司内外部推出诸多支持鼓励女性的措施:内部为女性员工制定专门的成长计划,提供一对一高管培训申请通道;外部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抹平“数字鸿沟”,例如向长城沿线山区学校捐赠图书馆,推动新技术普及;为边远地区基层医生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其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同时,侯明娟还分享了高通公司的一个故事:高通前十大创新者中有多位女性,其中一位江西姑娘于2002年博士毕业加入公司,从3G、4G到5G积累了诸多创新成果,至今个人已获批专利达2500项。“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她基于自己优势不断深耕拓展。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守核心方向并持续深耕。”

中兴通讯副总裁陈志萍推动女性在数字化浪潮中全面发展

image.png

在ICT行业,女性如何获得更具前瞻性的发展空间?面临哪些挑战?陈志萍表示,从普通就业层面看,当前女性就业比例已较高,尤其在中国,21%的职业女性任职于科创公司,且41%的合伙人是女性。但女性在未来更高职场发展中,需突破自我设限的“天花板”。

如何突破?陈志萍提出了三条路径:一是在企业或组织中建立职业女性发展机制。例如,中兴通讯内部设有双职业发展跑道,为女性提供多元成长道路。二是构建女性社区与导师制度,实现软硬实力双向提升。三是打造发声平台,让女性的声音被听见。“这三点可保障女性获得平等机会,实现能力平等发展,并增强信心加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机遇赋能女性发展。”

此外,在偏远或不发达地区,女性往往更难获得资源。对此,陈志萍认为,对于ICT行业而言,通信和数字技术的发展,让女性有更多权利触达资源。数字技术也让这些女性从被忽视到被看见,直至获得支持。中兴通讯始终与ICT行业广大行业伙伴携手,致力于通过数字服务社会、造福社会。例如,中兴通讯参与了ITU数字合作项目,每年投入4亿美金用于不发达国家和区域的网络建设,开设5万小时技术赋能课程,为数字创新弥合“数字鸿沟”。“这是一条任重道远却正确的道路,需要所有ICT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以创新弥合‘数字鸿沟’和‘AI鸿沟’。”陈志萍强调。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