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成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主动顺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坚定“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优势突出、梯度合理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成都特色、彰显使命担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
一、新型工业化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始终的工业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这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同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建设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一体化推进技术攻关、迭代应用、生态培育,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协调是内生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工业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梯度转移、有序承接、合理布局,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着力提升发展整体效能,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
绿色是生态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在于绿色低碳,意味着坚决摒弃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开放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新型工业化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形成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为契机,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共享是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又要通过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合理的收入分配,保持劳动者收入持续增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新型工业化是推进成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抓手
当前,成都工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闯关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要坚定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决心,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更好发挥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
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功能、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四川考察,对推动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双流区考察电子信息企业时强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22年来川考察时强调,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2023年来川考察时强调,要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系统重构了产业链价值链各个环节活动,推动产业结构更加高端、要素更加协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和四川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主引擎”,成都牢记总书记嘱托,主动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锚定“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决挺起制造强市的硬脊梁。
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催生发展新动能。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加速突破,数字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广泛应用,原发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产业边界日益模糊,牵引制造业发展动力、生产模式、支撑要素和组织方式系统性变革。成都科技资源富集、创新活力强劲,拥有47家“国字号”科研机构、66所在蓉高校,集聚国家级创新平台146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人才总量超650万人,创新指数排名全球第23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质上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突破的过程。作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将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工业发展方式变革、发展动力变革、发展领域变革、发展质量变革。
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鲜明“工业挑大梁”产业导向、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工业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保障物质产品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带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经过多年奋斗,成都工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已基本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建成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5个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制造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百强市第9位。工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城市兴,成都要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互动,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化这个主要逻辑和重要动力,坚定不移巩固和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持之以恒稳存量、扩增量,提升工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带动产城融合、城乡协调、工农互促,实现“四化”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三、坚定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四川省委提出“必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成都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发展实体经济“一号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协调联动、绿色低碳发展、改革开放赋能等为着力点,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开创新局面。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健全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发挥“链长”牵头作用,分产业完善发展规划、产业图谱、专项政策,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投资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精准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制定“补空白、强弱项、国产自主”三张清单,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科技招商、以商招商、载体招商、场景招商、策源招商等方式,引进落地一批、推进实施一批、投产达效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整体提升产业体系能级,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提能升级,超常规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新赛道主动发现和前瞻遴选机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加快成势。
培育优质制造业企业。大力培育“头部”企业,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持续引优育强,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号召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推进中小企业“育苗壮干”,梯度培育“有根”企业群体,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制度,培育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强化各类企业融通发展,定期举办供需对接活动,发布协作机会清单,支持“链主”企业构建开放供应链体系、重点企业发展多元供应链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深度嵌入本地产业生态,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产学研用协作、上下游企业共生的产业格局。持续优化服务环境,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持续做优“12345亲清在线”亲商助企营商环境品牌,实施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行业专班专员服务,依托“蓉易享”深化“政策找企业”,推动更多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
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强化区域产业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与重庆深化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创新运用“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模式,推进成都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高水平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鲜明园区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定位,健全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科技、金融、环保、安全等服务下沉园区赋能发展,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园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发展现代都市工业,大力推进“工业上楼”,以专业楼宇为支撑点,积极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反向定制等服务型制造,融合发展研发设计、现代商务、智慧物流、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强化制造业科技创新支撑。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政产学研投用”深度协同创新模式,面向产业需求组织“揭榜挂帅”,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加强原始创新,鼓励企业开展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推动高端芯片、航空装备、重大新药等关键领域攻关突破。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云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孵化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天使基金、“科创贷”等融资支持力度,优化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运用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强算力、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培育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和服务供应商,深化数字资源共享和应用,组织免费智能化诊断,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智慧化管理,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推动制造业绿色安全发展。推广应用先进设备和工艺,深入实施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以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契机,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规模,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巩固和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突出发展绿色制造,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节能、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积极发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有序推进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支持企业参与绿电交易和碳排放交易,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大安全装备在石化化工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推动高危行业、高风险岗位“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替人”。
提升制造业要素保障水平。加强工业用地保障,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开展“亩均论英雄”评价,实施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加快工业“标准地”改革,鼓励购买使用标准厂房。强化制造业人才支撑,实施优秀企业家和“成都工匠”培育计划,赋予“链主”企业人才评审权,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校企联动培育“高精尖”技术人才、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和实用新型人才。加大产业金融支持力度,统筹构建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制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推动融资担保、金融租赁、应收账款融资等金融服务扩面降费,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能源保障,科学规划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加快建设虚拟电厂,对有条件企业实施“一户一表”直供,鼓励企业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提升能源供给韧性、有效降低用能成本。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深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加快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网络,全面增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集结中心功能,高质量建设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应用,促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成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重大使命。成都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坚定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目标不动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