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期,工信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多个重点行业的稳增长政策文件,提出要加快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从石化化工、建材、钢铁等传统工业领域,到轻工业、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等与民生紧密相连的行业,政策均强调加快数字化转型,发挥人工智能在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训练建设行业大模型、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举措,各行业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以实现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加快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支持企业加强重点设备智能化适配改造,部署一批针对分离、蒸馏、提纯等行业典型单元操作需求的场景模型,训练建设石化化工行业大模型,遴选发布一批带动性强的典型案例。要促进供需提质,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
《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中提出,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实施“人工智能+建材”行动,优先面向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部署一批针对行业典型单元操作需求的场景模型,训练建设建材行业大模型,遴选发布一批带动性强的典型案例。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钢铁行业”发展,支持优势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数据资源节点,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加快推进工艺装备智能化适配性改造,以应用场景为牵引、通用大模型为底座、冶金机理为基础,同步推进通用垂直大模型和场景小模型应用。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拓展人工智能在轻工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打通消费和生产环节,实现“小单快反”和个性化定制。在家电、运动器材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研发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产品,培育工业垂类大模型产品,形成一批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和标杆应用案例。培育一批智能家居、适老化产品体验中心,拓展多场景体验和增值服务。
《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场景的应用,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和推广工作,支持企业分级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改造。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涉及多项有关人工智能的内容,提出要推动电子整机高端化,提升产品供给水平,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要推进人工智能服务器、高效存储等先进计算系统建设,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赋能科学研究、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高算力场景。要构建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北斗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要加大CPU、高性能人工智能服务器、软硬件协同等攻关力度,开展人工智能芯片与大模型适应性测试。同时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并指导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持续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要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探索数据流通激励机制,加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