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8月19日上午,2025年渝广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活动在川渝高竹新区举行。活动现场,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了《川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跨区域“建圈强链”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进一步推动川渝两地产业规划、研发创新、政策保障等高效协同。
《倡议书》中提到,要加强研发创新协同。鼓励川渝两地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协同加强技术创新,重点突破固态电池、车规级芯片、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技术。鼓励产业链企业、生态链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增效。
加强产业配套协同。鼓励川渝两地相关企业用好成渝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线上对接平台,提升线上对接水平,鼓励两地企业、行业协学会加强合作,持续举办汽车产业整零对接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两地汽车产业链深度协同,提升配套协作水平。鼓励重庆和广安两地整车、零部件企业加强常态化对接,每年举办1—2次供需对接活动,共同打造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一小时配套圈”。
加强基础设施协同。鼓励川渝两地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布局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路侧设备等基础设施,加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鼓励相关企业率先打通渝北、广安两地毗邻地区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川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示范标杆。
加强标准规范协同。鼓励川渝两地相关企业、三方机构等共同加强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研究,积极牵头制定汽车行业相关技术路线图和标准规范,推动两地充换电基础设施、路侧设施、数据平台等方面的技术路线和建设标准统一,确保两地试点项目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同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