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场5G技术与核电基建的深度碰撞迸发出璀璨火花——中国电信山东公司与山东核电联合打造的“5G+智慧工地”项目在海阳核电站3号、4号机组施工现场全面落地,实现了核电基建从传统模式到数字化管控的跨越式升级。项目的落地不仅促进了5G与核工业的深度融合,为核电建设树立了安全新标杆,还沉淀形成了《核电5G专网建设规范》,探索出高安全场景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标准化路径,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传统施工模式中,无线网络存在覆盖盲区多、传输延迟高等问题,难以满足4K级AR巡检、执法记录仪实时处置等新型数字化需求。山东电信项目团队历经两个月驻场服务,累计完成18次方案迭代,攻克核岛密闭空间信号衰减、强电磁干扰环境数据传输等7项技术难题,最终建成全国首个通过等保三级认证的核电5G智慧工地。通过“网络筑基、安全护航、平台赋能”三步走战略,部署3.5GHz 5G定制网,实现98%的区域覆盖率与20ms超低时延;创新构建传输通道加密、终端身份认证、数据分级管控三位一体的安全体系;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AI视频分析等核心功能成功解决企业诉求。
项目建设过程中,山东电信以硬核实力创新三大体系,重塑核电基建范式。创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MEC),实现4K高清视频流50ms级低时延回传,配合AR远程巡检系统,专家可远程实现高精度监测;平台同步接入执法记录仪、车辆测速等8类物联网终端,构建起覆盖人、机、料、法、环的全要素数字化管控体系。创新打造智慧监管系统,利用定位和电子围栏技术实现人员安全管控数字化升级,累计预警越界行为127次;AI视频分析平台搭载20种违规作业识别算法,对未系安全带、违规动火等行为实现98%的识别准确率。创新网络安全体系,针对核电数据保密性要求构建端到端安全防护体系,传输层采用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密钥生成速率达800kbps;应用层部署安全资源池,实现视频流分级脱敏处理;管理端建立“三员分离”机制,实现运维操作全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