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技术 >> 正文
万亿经济“蓝海”已经开启,这次你准备好了吗?
  • 工联网
  • 2024年9月13日 17:00

工联网消息(IItime) 在我们头顶的低空领域,正孕育着一片广阔的经济蓝海——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主要依托低空空域,以无人机、eVTOL和直升机等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它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

近年来,低空经济的发展可谓是“动力十足”。政策的大力支持是其重要驱动力之一。自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低空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4年,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需求的增长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在出行方面,它不仅能缓解交通压力,为一些特殊城市提供新的出行方式,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新奇的出行体验。

想象一下,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或许可以乘坐着eVTOL,快速地穿梭于城市之间,享受高效便捷的出行。在作业方面,低空飞行器在工业巡检、测绘地理、物流运输等场景中能够大显身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在安全方面,无人机可以替代人工完成危险的工作,减少人员伤亡,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资本的青睐也使得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活跃。无人机和eVTOL成为主要投资赛道,无人机单笔项目的“吸金”能力不断增强,而eVTOL领域的投资也在逐渐升温,早期项目备受关注。

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远期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1-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和增速(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在低空经济的细分产品中,无人机和eVTOL是核心。民用无人机已成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力机型,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1174.3亿元,同比增长32%。而eVTOL行业受政策驱动及头部公司适航取证进程提速的影响,将迎来商业化爆发周期,预计2026年规模将增至95.0亿元。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以飞行器制造为核心,同时离不开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的保驾护航。上游包括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如低空网络设施、地面保障服务、低空配套物理设施等。中游为低空飞行器制造,涵盖基础材料及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关键系统、整机研发制造等环节。下游则是运营应用,包括载物场景和载人场景,涉及低空文旅、低空运输、应急救援等众多领域。

在重点细分赛道方面,eVTOL具有诸多优势,被视为未来UAM市场的主流方案。它能够垂直起降,对传统机场的依赖较小,同时还具有飞行安全性高、运行可靠性强、绿色环保性好、运营经济性优、智能自主性强、体验舒适性佳等特点。eVTOL的机型丰富,矢量推进型性能较好,包括倾转旋翼、复合型、多旋翼等技术路线。目前,许多企业已进入eVTOL受理取证阶段,行业有望迎来商业化运营的元年。

无人机分为军用、消费级和工业级三类,工业无人机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军用无人机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具有性能强、灵活性高、隐蔽性强等特性。消费级无人机则主要满足个人消费者的航拍和娱乐需求。工业级无人机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巡检、农林植保等领域。

工业无人机

中国直升机市场也在稳步增长,民用直升机在紧急救援、交通监管、城市旅游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际巨头占据了我国民用直升机大部分市场份额。

为了评估各城市低空经济的发展水平,构建了由发展环境、资金投入、创新能力、基础支撑和发展成效五大维度组成的综合指数评价体系。北京以总指数91.26位居全国榜首,深圳、上海、广州和南京紧随其后。北京在资金投入、创新能力和发展成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圳则在基础支撑方面表现出色。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成效指数TOP20(数据来源:iFinD)

未来,低空经济将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规模化、集聚化方向发展。关键技术将不断迭代创新,核心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应用场景将从载物向载人拓展,产业将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三角等集聚区。

隐藏在天际的万亿蓝海机遇已经开启,低空经济蓄势待发。

编 辑:程琳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