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国家数据局印发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相关规划和发展目标,近日,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全国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了六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技术文件,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旨在夯实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底座,为我国数据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与安全管理提供系统性技术指引。
技术文件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一)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的背景情况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当前,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架构尚未统一,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在架构设计上差异较大,导致数据互联互通一定程度受阻,数据难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流通利用。此次发布的六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文件,旨在深化落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部署,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实现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与规范化落地,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化、集约化、一体化建设。
(二)推进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的重点任务
技术文件对应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六个核心方向,基于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互联互通、用户身份管理、标识管理、接入连接器及数据目录描述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要求,旨在指导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六项技术文件覆盖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参考架构是用户侧和功能侧的基础框架,标识管理、互联互通、接入连接器是数据流通的核心要素,用户身份管理和目录描述规范保障了数据安全管理、编目及传输,全面提升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运行效率。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全方位推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规范保障。
技术文件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一)强化对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的规范化支撑
技术文件通过架构层、目录层、交互层的协同设计,形成了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底座,为数据跨域流通、安全可控利用及产业化发展奠定标准化基础。具体而言,技术文件从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角度出发,构建了涵盖技术架构、交互机制、管理规范和安全保障的全方位标准化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系统化定义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通过统一参考架构设计实现硬件层支撑、算力网络层调度、流通利用层协同应用、智能设施层接入协同等多维融合,明确各层级功能边界与交互规则,为数据基础设施集约化管理部署和跨域应用提供了标准化抓手。另一方面是体系化支持技术路线实施落地。按照《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通过技术文件夯实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路线对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作用,这六大技术路线需要进行统一的标准化顶层设计,确保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发展、有序推进。
(二)引导全域数据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和应用
技术文件通过构建“三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即统一目录标识、统一身份登记、统一接口要求,系统性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统一目录标识。数据基础设施标识体系标准化建设确立了涵盖全域功能节点、区域功能节点、行业功能节点、业务节点、接入连接器的标识框架,通过制定数据标识符编码规则,兼容现行的各类标识编码,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层级的数据对象精准定位与全生命周期追溯,破解数据碎片化难题。同时,基于统一目录标准,建立覆盖全域数据基础设施分布式目录体系,形成数据资源全域统一管理,支撑数据供需精准匹配与分级分类。另一方面是统一身份登记和接口要求。基于数据基础设施身份、接口等方面标准化要求,打造了跨域互联与可信认证体系,构建基于区域功能节点、行业功能节点、业务节点、接入连接器的分布式数字身份体系,统一用户身份登记流程与核验标准,实现跨域身份互认,确保数据流通参与主体可信可控。
充分发挥技术文件推进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行试用的最大成效
(一)做好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文件试行工作
为充分发挥数据基础设施有关技术文件在试行试用中的规范性作用,需扎实做好试点工作。一方面是加强宣贯推广。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会、现场观摩等,加强对技术文件的培训和宣贯,确保各地区、行业、企业充分理解技术文件的要求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是加快试行实施。在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行业或企业数据基础设施作为试行试用验证对象,范围尽可能深入不同技术体系支撑的各类各层级数据基础设施,并及时总结和提炼试点验证成果和经验。
(二)持续推进数据基础设施重点标准研制
数据基础设施标准是全国数标委《2024—2025年国家数据标准化工作要点》中的核心任务。一方面是推进技术文件向国家标准转化。在开展技术文件试行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技术文件向国家标准方向优化迭代、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是创新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路径。鼓励数据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化建设,吸纳数据领域资深专家及各方力量统筹共建,进一步扩大数据基础设施标准化覆盖面,开展数据基础设施系列标准的研究,并逐步探索数据基础设施标准赋能数据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三)强化数据基础设施核心保障机制建设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广、涉及相关方多,人才培养和检测能力建设是必要的基础。一方面是加强数据基础设施相关人才培养。打造标准配套的数据基础设施人才培训课程,针对数据基础设施相关方,形成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标准的专业人才,筑牢发展根基。另一方面是打造基础设施标准符合性验证能力。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数据资源,建立一套以数据字典为核心的标准符合性验证检测工具,保障数据资源建设遵循国家标准,提升数据要素质量与流通效能,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