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 >> 正文
行业专家深度对话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基础设施
  • 工联网
  • 2024年4月30日 07:42

4月19日,2024星火生态大会“信任与智能”主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立足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以全面系统性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为出发点,为构建多维度全联接数字产业生态而发起的交流平台。

会上,由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王爱华主持,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周永章,南京鑫智链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陶立春,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庞松涛,浙数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高航,新大陆科技集团首席数字官叶雨田参与的圆桌对话环节,深度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及其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求下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周永章表示,新质生产力最基本点还是“新”字,所谓新就是跟以前传统的存在不一样的地方,例如数字底座中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或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符合新质生产力新的特质。陶立春认为新质生产力更重要的是“质”,作为企业来说,推进新质生产力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竞争力。庞松涛提出“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量。”  高航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是新的生产关系,以数字为代表的新的生产要素,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质”是高质量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怎么样在增量中解决旧有矛盾的体系。叶雨田从企业视角解读新质生产力,他认为“新”还是代表创新和变革,“质”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本质上一个企业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本质上的核心举措还是要做企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变革。

挖掘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

田叶雨田认为,我国数字化发展历程积累一定的优势,互联网用户规模超过10亿,5G技术商用场景以及人工智能相关应用较为丰富。但是从企业角度来看,面临一些困难:一是数据隐私保护能力较弱,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之下让信息合理共享,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二是信息安全保障缺乏,特别是在数字基础设施运营使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整体信息安全保障问题需要额外关注;三是企业在国际合作竞争面临较复杂的干扰因素,尤其是政治问题、营商环境问题等,企业在面对多变且复杂的国际环境时会保持较为保守的方式推进市场合作。

庞松涛表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依托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及“星火·链网”的布局和建设,目前我国的整个工业领域的数字高速公路基本已经建成,在这个数字高速公路上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飞驰得更快,同时因市场化趋势,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各种场景已打造了许多标杆案例,这些国内已有的标杆案例作为良好示范,带动着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这两点优势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挖掘带来巨大的前景。

对比国际情况来看,周永章则认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发达国家的限制,甚至是打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环境,最关键的是如何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发展模式,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产品及影响力的推广,尤其是需要把国内市场的优势转变成国际竞争力的一种形式,同时打造国际化产品国际化市场。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如何?未来应如何发展?

陶立春从企业角度举例,南京鑫智链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是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践行者,不仅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单位,坚持数字化转型升级,还着力改善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积极培养团队数字化能力,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树立智能化改造标杆案例,同时通过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延伸到招标、电商、审计等各种应用中,积极利用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

高航从行业角度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数字基础设施需要继续做的“突破点”,他认为目前我们存在的工业互联网标识需要建立唯一性,变成行业通用共识,突破“价值层”,这意味着让工业互联网标识作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连通的纽带,让人机物法环都链接起来,并作为唯一溯源码,实现行业上下贯通,让数字化流程与整体效应利益形成正向的反馈机制,同时突破“生产关系”,让人与机器、人与智能网络更好地结合。

未来数字基础设施(尤其是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体系和“星火·链网”)优化升级方面有哪些可行的路径?

周永章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工作经验为例,谈了谈整体标识体系优化升级方面的感受,他认为,国家在政策上支持力度较大,整个生态层面也做了较多的应用探索,现在政策还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国家出了很多政策,下面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应用,但数字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需进一步拓展融合应用,打造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规模化的范例进行传播,让全社会接受标识体系、接受工业互联网思维,从而实现我们新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

陶立春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国家的战略,是一个很大且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生态间联动合作、协作、互为支撑,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或者组织都很难达成目标,并呼吁政产学研经等各领域共同协调推进,尤其是在保持“新质生产力”热度的同时持续投入实际的产业应用工作,真正把数字基础设施运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并发挥最大作用。

叶雨田认为,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最核心是要提升智能化,包括数据处理能力、智能算法能力、人机交互能力等,其次需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软硬件安全防护体系,在国际竞争合作背景下做好核心技术创新。同时,庞松涛表示未来在整个工业体系在工业互联网和标识解析的支撑下,数据会贯通生产的各个环节,乃至在整个内外双循环的贸易环节,通过各环节智能化改造,形成对于整个生产流程的支撑。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