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 >> 正文
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线上召开 全面展现6G技术研发的创新思路和最新成果
  • 人民邮电报
  • 2022年3月24日 07:42

工联网消息(IItime) 为推进6G研发,培育全球一致的6G理念,营造全球6G发展良好环境,推动形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3月22日,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和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以线上全球多地远程互动的方式召开。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主旨发言。

本届全球6G技术大会汇聚全球6G技术研究力量,全面展现6G技术研发的创新思路和最新成果。为期3天的会议中,大会共举办1场大会报告、9场专题论坛、2场国际圆桌讨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瑞典、日本、韩国、新加坡、希腊、沙特阿拉伯等全球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商等近百位权威专家针对6G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6G愿景与技术需求、6G频谱共享共存技术、6G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6G无线覆盖扩展技术、6G无线空口传输技术、6G无线网络安全架构关键、天地融合智能组网技术、6G全场景按需服务关键技术等话题展开全面交流和深入讨论。

相里斌在致辞中表示,随着5G网络规模化商用,全球针对6G研发的战略布局已全面展开,目前6G移动通信处于孕育的初期,愿景需求尚未确定,关键技术未形成产业界共识,相关研究正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6G技术学术研究走向产业愿景需要一个过程,2022年是这个过程的关键一年,今天我们关于6G新概念、新技术、新构想的讨论关系到明天移动通信的面貌,从而又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

他指出,中国欢迎并积极支持6G领域的国际合作,建议各国之间发挥各自优势,围绕6G研究的关键点扩大合作空间,搭建协同创新桥梁,共同推动全球6G生态的建立,为未来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打下良好的基础。

胡广杰表示,江苏省将高水平推进紫金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大力支持6G技术研发应用。一是着力加强6G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聚焦新型网络架构无线空口技术,太赫兹与可见光通信技术,网络内生安全等技术,加强技术研究,持续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二是着力推动6G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结合江苏的自身优势推进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关键原材料设备、工艺软件等研究的生产,加快新兴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挖掘开发相关应用场景,推动6G技术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新高地;三是着力构建6G技术良好的创新生态,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聚焦高端创新资源和科技领军人才,打造6G技术的创新高地。

韩立明表示,南京将致力攀登6G科技之巅,支持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平台承担更多国家战略任务,不断扩展6G无线通信实时传输全球最新突破等重大成果;致力铺就6G产业之道,高标准建设紫金山科技城等创新载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引进更多一流企业,加快壮大形成千亿级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集群;致力搭建6G合作之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为每一位深耕6G的科学家、创新创造的企业家、走在前沿的投资人提供机会、做好服务。

刘郁林指出,当前6G发展正处于愿景需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一是聚焦愿景需求研究,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二是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奠定6G发展技术基础;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全球统一6G标准;四是统筹5G和6G发展,充分释放5G发展潜力。

邬贺铨在主旨发言中提出了对6G研究的10点思考:超宽带不是6G的亮点;元宇宙难成为6G的支点;超宽带与减碳之间要找平衡点;行业应用是6G研究的重点;人工智能在6G应用的落脚点;低频段挖潜应该是6G研究的着力点;星地融合的难点;空天地海通信一体化是6G的一个卖点;低成本的智简网络是6G研究的痛点;创新是6G研究的基点。

本届全球6G技术大会期间,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发布13本白皮书。其中在6G主题方面发布了总体白皮书《ICDT融合下的6G网络2.0》以及9本专题白皮书,内容涉及数字孪生、下一代协议栈4.0、太赫兹、多址接入、智能超表面、零功耗、量子信息、终端友好、智能轨道交通;在毫米波方面发布了《5G/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在移动超高清视频方面发布了《5G毫米波赋能8K视频制作》和《面向未来的移动宽带音视频传输协议—现状与挑战》白皮书。


大会还邀请到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德国工程科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贝尔实验室、纽约大学、芬兰6G旗舰计划、新加坡FCP项目、IMT-2030等单位的国内外院士专家和组织的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华为、高通、上海诺基亚贝尔、中信科移动、是德科技、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代表。


编 辑:刘艳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