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5G >> 正文
北京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69个 居全国首位
  • 金台资讯
  • 2025年10月27日 10:09

工联网消息(IItime) 记者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当前,北京推动“5G+工业互联网”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已构建起“全域覆盖、重点加密”的高品质5G网络底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5G基站近15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69个,居全国首位。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基础设施处副处长崔笑介绍,今年,北京市经信局联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将为本地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业发展质效提供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目前北京新建或改造超过1.7万个具备5G-A能力的基站,完成6.7万个5G轻量化基站升级,实现五环内全域连续覆盖,重点产业园区、制造业密集区域等关键场景5G-A网络全覆盖,全面支持IPv6技术。针对工业场景需求,已启动5G行业专网建设,首批试点项目有序推进。

应用拓展方面,目前北京工业领域规上企业5G应用渗透率稳步提升,5GRedCap、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突破400万大关;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典型场景实现规模化落地。

从企业实际成效看,5G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5%以上,不良品率降低20%左右。崔笑说:“这些变化,正是融合应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生动体现,也为更多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此外,北京市选择制造业企业集聚、网络基础良好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等作为试点区域,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其中,北京经开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推动5G-A技术在工业核心控制环节部署,实现AI高精度视觉质检、高精度协同控制等创新应用,构建起“网络+平台+场景”全链条赋能模式;海淀区依托科创资源优势,培育出一批专注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技术研发与场景应用双向迭代的良性生态。“这些试点区域正逐步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崔笑表示。

推动典型示范作用方面,北京市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筛选技术基础好、转型意愿强的龙头企业启动首批5G工厂培育项目,引导企业围绕生产全流程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生产模式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升级;同时建立5G工厂建设标准体系,明确基础设施、技术应用、数据治理、效能提升等方面的指标要求,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清晰“路线图”。

打造生态方面,北京已培育20余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5G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7家5G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形成覆盖多行业的解决方案库,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菜单式”服务,大幅降低企业转型的技术门槛与成本压力。

崔笑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产业高质量融合,帮助北京市工业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能力,做强北京“5G+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编 辑:胡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