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标识 >> 正文
标识行业应用专家谈|中国信通院刘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 工联网
  • 2021年10月26日 10:20

工联网消息(IItime) 为进一步扩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工业互联网建设中的影响力,宣贯《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指南》对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工联网共同策划《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专家谈》栏目,邀请了来自线缆、船舶、石化、白酒、化纤材料、汽车、电力7个行业的15位专家,为大家分享工业化互联网标识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落地和价值探索。

第一期专访嘉宾:

刘阳: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标识解析、区块链、数据互操作等方面研究。现担任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标识组主席、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工作组组长等。长期支撑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核心人员参与制定《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规划,牵头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专项等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和产业化项目,主持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设计并推动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星火·链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我国已初步建成一张标识解析节点的网络

伴随着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万物互联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万物互联时代,人、事、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对于工业制造来说,庞大、复杂、固定的机器如何实现对话?又怎样实现互通互联呢?这就出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那么,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状况如何呢?

事实上,我国从2015年初就开始了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研究。2017年国务院发布工业互联网指导意见,2018年正式启动各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的建设和标识产业应用的探索。

对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发展,刘阳表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2021年10月9日,全国累计接入国家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达156个,这些二级节点分布于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30个行业,标识注册总量为489.5亿。累计接入的企业节点数量为28838家,国家顶级节点日解析量4313万次,已经初步建成了一张标识解析节点网络。

同时,已有多个行业开展了规模性的标识应用实践。刘阳讲道:“目前为止,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已涵盖航天装备、船舶制造、建筑材料、电线电缆、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物流集装箱、能源、食品、家电等30个行业,通过分析行业典型应用案例,总结提出了从设备/产品到流程/过程再到产业/资源的三层标识应用体系,凝练了智能化生产管控、网络化生产协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数字化产品交付、自动化设备管理等十大典型标识应用模式。”

此外,通过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越来越多的标识解析服务机构和企业正在形成。例如可以提供标签、卡、芯片等形式的标识载体及其读写设备识别采集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设备商;例如提供身份认证服务或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工具的标识相关认证机构等,以标识为核心的生态圈越来越丰富。

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新任务

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基础设施,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递归节点、灾备节点到多标识体系间的互联互通,已经形成初步规模。同时,随着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实践探索逐渐深入,标识应用场景和模式不断丰富,但是,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敏感、艰巨的新任务,那么标识解析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与挑战呢?

对此,刘阳认为可以从社群认知、技术供给以及应用探索三个方面来体现:

首先是社群认知的不一致,尽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很重要,也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应该认识到,标识只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要素,标识解析体系只是工业互联网的一部分基础设施,不应该过度夸张。没有单独的标识应用,即便是最为熟悉的溯源,实际上在制造业企业中,也一定是和质量控制等场景密切关联。

其次是技术供给的不完善,过去讲工业互联网标识,大部分企业和从业者比较容易理解的就是标识编码,非常多的关注都是如何设计编码结构,产生了大量的讨论,当然也很有意义。但实际上,这样一个基础设施,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更关键的是标识背后的数据,如何在标识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去设计数据交互的技术模式、如何启动应用才更加关键。

最后是应用探索的不深入,过去标识技术在消费品追溯的浅层次应用最为普遍,主要是系统实施简单、可复制性强。真正发挥标识解析技术对跨系统、跨企业、跨地域数据交互方面的优势,关键是在协同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深层次应用。这既要与特定行业的知识机理和业务流程深度结合,又要对现有的工业系统和数据格式进行改造,目前还缺少从应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实施方法论,企业管理者也非常缺少对标识深层次应用的系统性指导和完整性解决方案。

标识解析体系不是只建节点

目前,我国标识应用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服务的企业数量也达到了2万多家,但是距离普遍服务的规模,差距仍然非常大。还有很多大型企业没有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非常多的中小企业都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如何加入这个体系、如何去使用标识服务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应用。那么,《应用指南》的发布会对行业产生哪些促进作用呢?

对此,刘阳表示,希望通过《应用指南》的发布,可以凝聚共识,让更多感兴趣的从业者去理解标识解析的价值。希望通过《应用指南》指导落地,让同行业的从业者,找到可以适合于自己去探索的标识应用模式,找到其中的价值点和需要努力补充的工作。希望让大家认识到不仅仅是建设节点这一项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供给能力、深入探索应用、做规模性的应用推广等。

据悉,首批《应用指南》选取了电力、汽车、材料、石化、船舶、白酒和光纤七个行业二级节点,提出标识解析实施路径,总结标识解析应用模式。

而实际上,已经接近30个行业开展了标识解析的应用实践。刘阳总结到,在离散型制造行业,例如汽车、船舶等制造行业,标识解析的应用探索启动要快一些;在流程行业,例如石化等,要相对困难一些。因此,首批《应用指南》选取了以上比较成熟的7个行业。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仪表、服装、药品、家电、建材、环保、物流等更多的行业开展工作。”刘阳如是说。

数字化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

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及其与产业的深入融合,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个必选项。“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刘阳感叹道。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印证。

第一,这是一个新型的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对象是机器、产品,但实际上本质是对这些物理对象背后的数字对象进行唯一的识别,并提供这些数字对象的网络寻址,最终支持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去开展数据交互。这项工作如果能够成功,必然会成为数字经济中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

编 辑:尹舒扬
[1]  [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