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业互联网系列访谈:探秘工业,智见未来 >> 重庆 >> 正文
工业互联网系列访谈|中国电信胡浩:把握良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建设
  • 工联网
  • 2021年12月22日 14:18

工联网消息(IItime) 为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培植融合创新应用,助燃经济新动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联合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工联网共同推出“探秘工业,智见未来——工业互联网系列访谈”,通过走访五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采访36位政产学研企专家,走进国家顶级节点,解析万亿工业互联网。

本期走进重庆国家顶级节点。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以下简称“重庆国家顶级节点”)于2018年12月在两江新区启动上线。经过近三年的持续建设与部署完善,重庆国家顶级节点均已全面进入稳定运行状态。截至2022年1月9日,重庆国家顶级节点上线二级节点20个,接入企业1957家,标识注册量超过60亿,累计解析量36.7亿次,日解析量近1631万次。引进培育了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200余个,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197家,9.5万余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深度应用于动摩、建材、汽车、医疗器械、五金等多个行业,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高质量发展。

本期访谈嘉宾为:

胡浩

重庆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中国电信集团培训讲师。重庆市首届“IT十大青年英才”,重庆市政务信息化专家、政府采购专家、智慧园区联盟专家、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专家。重庆市发改委、经信委、大数据局多个项目专家组成员,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信息化领域研究及咨询,熟悉云计算、大数据、5G等各项新技术,擅长大型项目规划、咨询、顶层设计,长期参与重庆市电子政务网络、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项目咨询、评审及建设工作,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作为我国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之一,目前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态势向好,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成为我国新旧动能的重要转换引擎,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2021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到,2021-2023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

相较于消费互联网呈现出的流量聚集与变现能力,工业互联网更注重解决产业“痛点”和价值赋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标签推动传统产业快速进入万物互联时代,面对庞大且繁杂的机器与数据,我们如何实现数字孪生,机器之间又如何实现对话?工业互联网识解析体系由此诞生。

众所周知,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包括根节点、国家顶级节点、二级节点、企业节点等多个层次。重庆作为五大国家顶级节点之一,已建设二级节点20个,接入企业数量1957家,涵盖汽车、动摩、建筑建材、医疗器械、石油石化等多个行业。

其中,重庆电信建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二级节点平台,以工业领域为基础,基于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中国电信集团的资源优势,结合重庆电信多年的ToB业务能力储备及行业资源积累,用创新应用产生经济效益。

本次专题,我们采访了重庆电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浩,请他分享关于工业互联网产业前沿趋势,重庆电信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的发展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与思考。

建设二级节点实现互联互通

当前,新一轮工业互联网的浪潮对传统产业的影响正不断加深,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经济社会民生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稳定、高效、可靠的国家级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异构标识体系的互联互通,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孤岛”,是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一环。由此,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推动标识创新服务,推广标识解决方案,推进标识产业繁荣,构建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作为行业或区域内部的标识解析公共服务节点,致力于为行业、企业提供标识解析服务,是衔接国家顶级节点和企业的重要枢纽,直接服务行业企业的核心环节,也是推动标识应用的重要抓手,打造标识生态的重要引擎。

“建设二级节点不仅是系统研发的工作,而是需要涵盖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三方面的整体性工作,其中标准、系统、应用缺一不可。这其中,应用体系又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二级节点建设的重中之重。”胡浩对二级节点建设有着深刻的认知。

事实也是如此,从国家战略角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能够实现异构标识体系的互联互通,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资源定位和信息共享,具备备案、监测、认证等保障能力。 从产业发展角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通过二维码、电子标签等载体采集数据,将标识与信息、地址等融合,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而且通过“一码多识,分权管控”,也可实现工业大数据的按需共享,支撑数据合理流转,激发数据应用。

图1

图2

中国电信聚焦“5G+工业互联网”

既然二级节点对于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作为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提供商,中国电信电信在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胡浩告诉记者:“中国电信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一方面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注重发挥传统云网融合优势,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实践。”

据介绍,2019年10月,在中国电信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翼生云网 智造未来——5G+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工业互联网开放平台。该平台由中国电信自主研发和运营,从工业数据采集、工业数据中台和工业数据应用三个层次为制造企业提供全要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数据赋能服务,帮助政府和企业完成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打通数据孤岛,驱动数据高效流通,为整个制造产业提供有序、中立、安全开放的高质量数据开放平台。

具体到建设与实践方面,胡浩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

第一,在组织保障上,重庆电信成立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部,具体负责工业互联网相关工作的推进。

第二,在基础能力建设上,重庆电信以“5G+云网融合”为基础,积极承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建设,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服务能力。

第三,在应用实践上,重庆电信与重庆能投集团綦能电铝联合申报的“基于5G+工业互联网旗能铝电一体化智能工厂建设”获评“重庆市十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与重庆美的、国际复合材料、耐得工业等企业联合申报的工业互联网项目荣获“重庆十大5G+工业互联网先导应用”。

第四,在创新发展上,重庆电信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积极参与“星火链网”,加快推进价值工业互联网建设。

第五,在产业生态建设上,重庆电信除加强与传统ICT合作伙伴合作之外,还与PTC、奇安信等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合作,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能力。

产业成熟扩大应用“朋友圈”

现阶段,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载体技术典型应用已较为丰富,如可信的工业数据采集(数控机场/专用智能设备、物料标识读取设备);数据融合(企业/行业内标识数据互通、通过云平台实现不同行业、不同标识体系间的数据互通、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数据融合);统一身份认证(应用场景包括制造、教育、交通、医疗、社区、公共服务等业务场景);接入安全认证(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已覆盖近 30 种应用场景,包括智能门锁、安防产品、可穿戴设备、网关、三表、无人货柜等)。

这些丰富的典型应用场景不仅扩大了工业互联网的“朋友圈”,也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载体核心技术和标识解析协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方面,胡浩建议,一方面加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载体核心技术和标识解析协议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建设。除此之外,还要结合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探索主动标识载体技术在多种场景下的典型应用,并组织进行规模性的应用示范,加快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应用推广。

可以预见,工业互联网作为链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未来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和应用模式。而工业互联网的标识解析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为零部件、机器、产品等对象赋予全球唯一编码,伴随技术和产业不断完善和壮大,未来将是“万物互联”的核心所在,对我国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起到关键作用。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为万物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数据流通和交互。未来,重庆国家顶级节点将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深化标识应用促进工业智能转型,形成对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的安全管控能力,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探秘工业,智见未来”,让我们一起,跟随政产学研用资媒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全方位、多维度的探访工业互联网及其标识的发展成果。请关注工业互联网标识智库公众号、工联网(http://www.iitime.com.cn/)、中国信通院官方微信公号(中国信通院CAICT)、工联网微信公号(工联网iitime)等多个平台,重庆国家顶级节点8位重磅嘉宾的访谈内容将陆续发布,让我们一起倾听工业互联网落地的声音!

工业互联网标识智库作为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应用最权威的数字化展示平台,重点聚焦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研究成果,体系建设,标杆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同步追踪国内外标识最新动向。

重庆国家顶级节点联系人:程名君,邮箱chengmingjun@caict.ac.cn

访谈合作

联系人:吕萌

联系电话:18010013621

邮箱:lmeng@bjxintong.com.cn

联系人:刘艳玲

联系电话:13718719278

邮箱:821544734@qq.com

编 辑:尹舒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