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网消息(IItime) 为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实体经济转型,与产业界各方携手推动工业互联网及其平台体系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培植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工联网联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同推出“工业互联网平台系列访谈”。
本期访谈嘉宾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张启亮
工业互联网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体系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新型传感、通信网络和计算技术,将人、设备、生产和信息化系统及整个工业体系连接起来,实现全流程、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数据汇聚,并结合工业知识与经验,实现建模分析和决策反馈。
“最早,‘工业互联网’作为一个舶来的技术词汇引起广泛关注,而随着实践探索和场景应用的深入,行业人士对工业互联网的认知一直在迭代。在国内,工业互联网定义已超出原有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一个技术概念,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化成数字化转型的代名词。”张启亮讲道。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蹄疾步稳,成绩显著,从最初的概念普及,到如今的行业深耕,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我国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激发和释放数字经济动力与活力。
对政府而言,工业互联网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局势下,打造中国工业强引擎、构建产业新生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引领经济高质量的重要武器;对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则是实现降本增效与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则为我国产业升级乃至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而对产业链相关方而言,借助工业互联网,可以实现更为高效、更为有效的供需匹配。那么,具体来看,工业互联网所产生的价值与意义有哪些呢?对此,张启亮表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看待: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工业互联网所带来的的意义与价值可以总结为国家确定的两个词,即“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其次,在中观层面,通过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效益包含设备管理优化、研发设计优化、运营管理优化、生产执行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协同等;
此外,从微观层面而言,工业互联网所产生的效益则更为细分:在节能环保方面,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节水、原材料减少、包装节约,降低燃料消耗;在安全生产方面,在线监测与预警预报,减少安全事故,提高灾害防治管理水平,降低灾害发生几率。在生产效率方面,保证生产连续性,非计划停产时间减少,优化订单排产,缩短生产周期。在资产管理方面,延长设备使用时间,降低设备计划外停机率,降低备件库存、减少新设备采购、降低维修费用,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总体运维成本等。
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平台应用条件不断完善
自2018年以来,工业互联网已连续5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说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线路规划越来越明晰。如今,我国工业互联网正迈入快速成长期,不断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一是从政策层面看,顶层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正在形成中央统筹、地方协同的“全国一盘棋”发展新格局。各省(区、市)纷纷出台地方性工业互联网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路径,赋能当地产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从市场层面来看,我国是工业和互联网大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广泛的互联网市场,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天然沃土,尤其是处在后疫情时代,加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来到高质量转型的十字路口,蓬勃的转型需求与动力不断推动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三是从技术层面来看,高新技术创新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按下加速键。近年来,以数字孪生、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开始落地生花,为工业互联网注入创新活力。
众所周知,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乃至国家实力竞争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我国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以数据为核心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进一步释放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赋值、赋智效能。那么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如何呢?
对此,张启亮认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水平正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成效显著。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水平由2020年的31.76分提升至34.25分。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平台应用条件不断完善;
其次,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日益完整。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涌现,推陈出新。目前,我国已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平台体系初步完成并日益完整;
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应用持续走深向实。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基本形成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六大典型融合应用模式,加速向国民经济大类延伸。目前,工业互联网已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持续创新,夯实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核心底座
徐工汉云秉持“为工业赋能,与伙伴共生”的理念,以技术驱动产品与解决方案创新,深耕垂直行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为制造业提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相关的专业性产品及服务,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据张启亮介绍,徐工汉云基于80年的工业知识沉淀、30余年的数字化智能化经验打造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工汉云聚焦新应用、新开发、新组态、新资产、新分析、新数据、新安全、新通讯、新设备、新控制十个版块,形成独具特色的汉云工业操作系统(HANYUN OS),持续夯实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核心底座。
目前,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装备制造、建筑施工、有色金属、工程机械、新能源、纺织机械、物流运输、智慧城市、核心零部件、教育等80多个专业领域,构建了20余个行业子平台。
徐工汉云持续在科技创新上谋突破,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力度。瞄准“卡脖子”关键难题,相继攻克低代码平台开发技术、基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边缘计算技术、工业应用部署容器技术等十项关键技术;在核心专利上谋布局,锻造知识产权“防护盾”,徐工汉云累计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软件产品证书300余项,专利实力持续提升。
同时,徐工汉云立足工业沉淀,聚焦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专用设备、物流、核心零部件等行业,持续挖掘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精准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目前,徐工汉云已为数万企业提供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减存、提质、增效。
“徐工汉云积极践行国际化战略,加快中国工业互联网走出去。”张启亮讲道。截至目前,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连接 “一带一路”沿线80余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多个国际化项目。以巴西淡水河谷设备无人化作业项目为例,凭借徐工汉云无人化作业施工管理系统,巴西淡水河谷成功实现挖掘机和宽体车等大型工程设备的远程遥控施工,确保施工现场无人化作业,避免矿坑堤坝决堤带来的人员伤亡,有效降低企业人工成本,推动作业矿区生产效率提升。
最后,张启亮表示,徐工汉云将持续打造快部署、易运维、低成本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便捷、快速地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