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观点 >> 正文
超低代码拓荒记|工业互联网新边疆
  • CSDN
  • 2019年12月25日 16:47

如果说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战场上新开来的一辆战车,那么几年下来它的部件早已被热情的中国冲锋队上下翻找了一个遍,甚至还增出来好几块补丁式的弹药筒。然而,工业互联网还有一手非常隐秘的兵器,深藏其中,命门所在,不为人所查。

IT与OT融合难在何处

IT与OT融合,是工业互联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字化之所以区别于信息化,在于既往的信息化选择了泳道式的前进,IT和OT技术各走一边,井水不挨河水,各自搞出来的烟囱,各自应付自己的孤岛。各个维度的数据,并没有太大的理由在一起。

OT技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设备连接顺利、安全运行。至于数据分析和软件编程的事情,往往都留给了IT人员。然而IT却无法对业务本身做很好的裁剪和解剖。尽管IT和OT融合正在日益被鼓励,但是IT人员的眼睛里只有代码,OT人员的眼睛里只有设备,这里有着天然的鸿沟。

如同国内很多集成商的感受一样,多年来一直在做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天津宜科,总是缺少一种合手的工具,能将顶层的决策判断与业务流程更好地捆绑在一起。直到三年前收购了一家德国公司,一种全新的工具进入了视角。宜科知道它以前所碰到的问题,等到了解决的方法。

一种无需考虑编程语言,而只需要业务逻辑本身的技术业已登台:Low/No-Code Platform,(为了兼顾“低代码”和“零代码”,笔者统一称之为“超低代码平台”)。简单地说,所画即所想,拖拽背后就是业务逻辑的组合。

低代码平台是促进IT和OT联手的便利工具。尽管它的诞生并不是为了这件事,它早就在云CRM供应商Saleforce上广泛使用。但它的特性却是非常适合IT与OT的融合,它将IT工程师和OT工程师塞进了同一个房间:架构、沟通、思维,都用图形语言统合在一起。你迭我代,而不是你说我干,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

一种新的软件文化与工业工程正在相互渗透。

工程师上位

超低代码开发为什么对于一个致力于挖掘数据价值的数字化企业而言重要?这是因为业务人员虽然对流程和专业知识都有着非常好的理解,但一般不具备编码技能。而基于超低代码平台的开发,则几乎不需要考虑IT技能,而只需要专注于解决业务问题本身。

在超低代码平台上,只需要了解业务过程建模的基本逻辑,了解如何用数据实体表达领域知识,就可以通过随意的拖拽,创建应用程序。这是知识自动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图1:平民开发者与超低代码平台

素面朝天的“计算机新人类”开始作为一种全新的面孔出现。他们熟知业务流程并且来自各行各业,开始用计算机去表达自己的知识,尽管他们不懂代码。从传统程序员的角度来看,这类人被称为“平民开发者”。

传统工业应用的开发,都是分析员将工程师们聚在一起开需求分析会,记录需求并自洽逻辑之后,传递给满头雾水的程序员敲代码,这中间有很多思维的断层。

而在超低代码平台,作为“平民开发者”的工程师们积极参与,快速地做出颗粒度合适的原型,现场看,现场改,快速迭代。从创建窗体和数据表开始,然后定义工作流,再指定需要展示报告的分析结果,最后直接封装成可发布的APP,四个步骤一气呵成。而前三个步骤都是与业务相关的,特别符合面向业务、快速部署的特征。

 图2:快速部署

超低代码平台尽管是全民编程的基础设施,但它并不必然指向去削弱专业程序员的价值。恰好相反,OT人员终于可以和IT人员紧密合作,OT人员定义解决方案的实质性内容,IT人员做更加深入的细化,超低代码平台使二者的工作成果变得浑然一体。

流程管理,走向工业互联网平台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工具,这是一个迅速成长的市场。国外企业的CIO(首席信息官)们,对超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热情在迅速升温。根据Forresterr咨询公司的观察,超低代码平台市场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近50%。然而在国内,这里黎明静悄悄,似乎还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市场的独立存在。

国外已经活跃着大约六七十个供应商,而且它的生态系统正在成长。2017年是一个分界点。在大型企业供应商中,2017年之前只有Salesforce采用Force.com的低代码平台。随后,戴尔、微软、甲骨文、IBM和SAP都纷纷加入了这个市场。仅仅几年的时间,看似波澜不惊之中,2020年即将达到1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而言,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市场规模,在惊心动魄的芯片市场跌打滚爬了四十年,才达到相同的规模。

 图3:超低代码平台的市场规模

如果仔细观察,超低代码平台跟BPM(业务流程管理)软件有着紧密的关系。BPM平台一般会提供可视化的集成开发环境,允许用户创建框架体系内工作的应用。而超低代码平台不仅可以开发企业内部的流程化应用,还可以开发面向C端用户的业务型应用。如果BMP平台不断加强自身的超低代码功能,有可能逐渐演化为Forrester所定义的RPA(机器人过程自动化)平台。考虑到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一般都是私有化部署的传统大多数BPM平台,更需要尽快融入其中;而超低代码平台则侧重于在云环境中运行。于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二者的相遇,也是水到渠成。

以业务流程管理见长的德国IT巨头Software AG公司,在2018年底推出超低代码平台webMethods Dynamic Apps,就是为了增强它的物联网平台Cumulocity的地位。借助于Cumulocity平台,Software已经成功地联合机械制造商推出了工业互联平台ADAMOS,并获得了2018年的“德国创新奖”。Software和机床厂商德玛吉森精机、杜尔涂装、卡尔蔡司光学、申克仪表等企业联合发力。ADAMOS做好了所有必要的底层基础设施,而这些机床厂商、涂装厂商、仪器厂商,甚至是零部件厂商则在平台上发布工业APP。由于这些厂商大量的业务流程是跑在Software AG的平台上,本来就是信息流和数据流就是打通的;在这个基础上发布APP,更容易实现端到端的无缝集成。随着超低代码平台的加入,机械制造商们可以更容易创造更多的专业APP。而对于Software而言,则进一步强化了“从专业知识到云端交付”的能力。而对于天津宜科这样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厂的敏捷部署的公司,超低代码平台大大加速了数字化部署的速度。在天津一家几乎采用手工方式的生产线上,通过“现场说、现场做、现场改”得到了第一版的应用模型,也许看上去很简陋、很粗糙,但它却形成了一个有明确目指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作为业务所有者的工程师,在开发应用的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感与主动权,他们有足够多的动力与兴趣去不断美化界面、完善逻辑。更为完整的战略雄心,则是来自西门子的演绎,其在2018年以7亿美元收购了超低代码平台的领跑者之一Mendix,在2019年9月的分析师大会上,已经成为整个物联网平台战略的先锋部队。

无纸化从去掉excel表格开始

当前的许多数据都是以excel形式存在的。例如,计算某公司在某段时间的能源消耗,外部看到的是显示在面板上的计算结果;然而它的背后,有大量的excel表格在为算法提供数据。这些表格的后面是各种关键的数据库,存储着由手工统计的、来自垂直部门的数据。即使有的部门部署上了系统,能够采集数据,却还是得按照一定的格式导出excel表格,因为只有excel表格是大家公认的格式。绝大部分的数据分析都是从excel表格可视化开始的。

Excel表格看上去只是一种习惯的问题,背后却意味着一个“管理失灵”的漏洞。“数据黑洞”的观点认为,从数据流转的角度讲,必须消除excel表格。有表格的地方,必然有数据的断点,这个地方就无法形成闭环。这就是信息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为可怕的“数据黑洞”。表格的背后都是关键的数据库,拿出表格后,它所有的关系、关联都被人为切断了。如果使用超低代码平台,就可以跨过excel表格这个媒介,直接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逻辑,形成单一平台上的业务逻辑,多维数据联通,整个系统一张表、一张图。这样一来,就不用过多考虑各种应用程序的协同运行问题了。

编 辑:向坤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