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产业 >> 正文
中国商飞:人工智能驱动大飞机产业迈向新高度
  • 工联网
  • 2025年1月2日 18:19

工联网消息(IItime)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航空领域亦不例外。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正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赋能大飞机产业的实践,在提升飞机性能、优化产业流程及应对诸多挑战等方面成果显著,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商飞全力打造的大飞机产品谱系涵盖 C909、C919、C929 等型号。截至 2024 年 12 月 20 日,C919 已交付 3 家航空公司共计 15 架,累计载客达 100 万人次,飞行时长 15000 小时,通航 10 座城市与 10 座机场。C909 载客超 1800 万人,在跨国运营中成绩斐然,彰显出中国大飞机在全球航空市场崭露头角的态势,有力支撑起国家航空运输体系。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通用基础总师王琛近日在2024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大会上指出,为实现大飞机产业智能化升级,中国商飞精心制定“两规划、一指南”,即《中国商飞公司人工智能建设指南》《中国商飞公司数字化转型规划》及《中国商飞公司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4 - 2026)》,全力构建“3691”布局,聚焦飞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如今,从飞机设计环节的参数优化、智能故障检测、3D 数模检索装配,到飞行过程中的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服务飞机全周期智能研发。如在某型机舵面结构优化中成功减重 5 公斤,计算时间由2小时缩短为10分钟,方案迭代由3个月缩短为两周。对比现有国外商业优化软件工具,迭代效率提升10倍以上,且计算性能超过现有商业软件。

在飞机设计领域,针对海量且繁杂的支架设计难题,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类同性零件智能分类、推荐与设计。以往工程师约 70%的时间耗费在数据检索、重构模型与参数配置等非核心设计事务上,如今通过智能检索系统精准定位已有支架设计,后续还将实现智能推荐与自动连接方案生成,大幅提升设计效率与标准化程度,确保 26000 多个支架设计的高效与精准。

于飞行环节,积极探索单一飞行员驾驶技术。鉴于飞机自动驾驶技术进步与成本控制需求,中国商飞为单飞行员打造飞行场景精准辨识及综合辅助体系,涵盖改航备降管理、驾驶舱语音交互、系统故障识别预测等功能。虽当前空地对话识别在航空术语处理上存在挑战,但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与试飞验证,有望重塑飞行机组配置模式,降低运营成本,引领航空业变革。

尽管成果丰硕,人工智能赋能大飞机产业之路仍布满荆棘。飞机运行可靠性标准高达 10 的负 9 次方,其复杂专业场景对人工智能可信度提出严苛要求。深度学习的不可解释性与航空安全标准融合困难重重,亟待创新方法破解,确保人工智能决策在飞行关键环节安全可靠、逻辑透明。

同时,大飞机生产规模有限,如波音、空客年交付量仅数百架,数据量少且单一,难以支撑强大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中国商飞积极联合产业链各方组建数据联盟,整合机场、空管、航空公司等多元数据,挖掘数据资产价值,为人工智能模型训练筑牢根基,保障技术持续迭代优化。

中国商飞在人工智能赋能大飞机产业进程中,稳步提升国产大飞机智能化水平与国际竞争力,为全球航空工业智能化转型贡献宝贵中国智慧与方案,未来将持续推动新型工业化蓬勃发展,有望重塑世界航空产业格局。


-

编 辑:甄清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