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标识 >> 正文
工业互联网标识夯基铸梁 从建到用跑出加速度
  • 人民邮电报
  • 2024年11月26日 14:07

工联网消息(IItime) 近日,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5G+工业互联网正迈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接下来计划推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形成新阶段工业互联网顶层设计,升级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和公共服务,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数据驱动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标识是物理实体在数字世界的“身份证”,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赋能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实现数据要素“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的智能互联。

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5+2”国家顶级节点已全面建成,接入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达370个,接入的企业节点数量超过45万家。其中,二级节点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个行业,累计标识注册量6130亿个,国家顶级节点日解析量为1.5亿次。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称,这标志着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开启新篇章,将有利于深度赋能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数字医疗整合、绿色低碳管理、安全管理、城市数字化水平提升等。

“贯通”行动计划发布后,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征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行业节点试点项目,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等活动,进一步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赋能千行百业。

在政策牵引下,工业互联网进入深度应用期,具备工业互联网能力的龙头企业将发挥“链主”势能,成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力军,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服务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大展身手。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在2021年建设标识解析体系综合型二级节点后,已经带动50多家企业节点融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标识注册解析量均突破9亿。邮电器材将标识解析体系和AR智能交互相结合,帮助进出口机床销售行业实现异地协同,让远在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客户“身临其境”完成参观考察,协助进出口企业获得订单累计超过一亿人民币。

在广西,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培育的九大产业集群之一,是支撑国家制造能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石。广西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和智能制造经验积累,为各类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已经服务100多家制造企业,辐射产业链上下游上千家供应商及经销商,分布在全国各地及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链主”企业之外,中小企业也可以主动利用标识解析体系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降本增效。江苏华芯智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行业小微企业,依托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智数云平台,与工业软件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对集成电路产线全生命周期管控和订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主动融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网络,华芯智联实现了上下游供应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各方角色能够充分共享信息,解决了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遇到的资源瓶颈和信息瓶颈。标识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装片的精确性及检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在降低人工检测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优良品率。

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资源和资金限制,当前仍然普遍存在产业链和企业之间不能完全“贯通”的问题。如何让标识解析体系更适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西平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供应商,泰尔英福于2024年初推出标识解析企业节点开放开源计划,通过开放核心技术和工具,并打造标识解析开放社区,构建标识解析开放开源生态,降低企业使用标识解析技术的门槛,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小、快、轻、准”接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获取即装即用的定制化的标识服务。同时发起“IDInside产品合作计划”,向不同行业开放打造标识产品,实现产品、应用、场景与标识的预连接,共同推动建设百万量级节点的工业互联网标识服务网络。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发展迅速,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标识产业迄今仍是一个处于创始阶段的新领域、新产业,需要全行业有长跑的耐心和长期投入的信心。

中国信通院副院长胡坚波表示,要想激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乘数效应和规模效应,真正实现“贯通”,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二是通过产业裂变、整合形成新兴产业,培育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催生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新兴产业,通过产业裂变、整合形成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新兴数字化产业培育双轮驱动。三是打通生产供应网络,通过资源的网络化高效配置,提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打通工厂内外生产供应网络,叠加智能技术实现智能预警和大范围调度优化。四是创新范式引领更大范围的科技创新提升,通过工业“模型+AI”的创新范式,引领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将工业互联网创新研发延伸到服务、管理等领域。五是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形成新路径,通过将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耦合,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形成新路径。

编 辑:胡锦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