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焦点图 >> 正文
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铁公基”
  • 阿里研究院
  • 2020年4月14日 10:59

工联网消息(IItime) 新基建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的热点问题,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数字基建?以下分享来自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博士在“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的发言整理。

非常高兴与“中国信息社会50人论坛”各位专家交流新基建的话题。关于新基建,我的观点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数字基建是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铁公基”。

是否在用工业经济的逻辑思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当前各界关于新基建的讨论很多,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在数字经济时代,是否仍然在用工业经济的逻辑去思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这一段时间我专门研究了各类教科书和权威报告中关于“基础设施”的定义,但这些概念内涵和外延不够清晰。我试着给基础设施一个定义: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社会运行的泛在服务载体。

理解基础设施这一概念,有四个关键词:第一是“支撑”,第二是“泛在”,第三是“服务”,第四是“载体”。

可以从四个视角来理解基础设施特征:

一是核心地位。基础设施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支撑性和泛在性两个方面,支撑性是指经济社会运行离不开,泛在性是提供给更多的企业、组织、个人去使用,具有比较强的外部性。二是基本形态。铁路、公路、电网、通信、管网等我们所认知的大部分基础设施具有网络化特征。三是价值实现。基础设施是通过端到端的服务交付创造和体现自己的价值。四是供给模式。基础设施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是基于多种功能、多种要素、多种技术的体系化集成,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今天关于新基建的诸多观点,可以概括为四种论调。

第一种是“箩筐论”,把各种概念放在新基建这个箩筐里。

第二种是“五官争功论”,对新基建的认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观。

第三种是“砖头论”。误把构建基础设施的原材料当成基础设施本身,事实上,一堆砖头堆在那儿不能形成一种泛在化的服务体系。

第四种是“静态论”。认识“新基建”,要有全局观、全球观、未来观,用发展的眼光,用长周期的视角审视新基建的建设、运行、维护和创造价值规律,不能用静态的观念去理解基础设施。

回顾产业技术革命,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基础设施,每一次产业革命就会伴随一代基础设施,一代基础设施支撑一次产业革命。

一次产业革命,一代基础设施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对基础设施的本质、规律的理解需要长镜头。英国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曾经提出一套技术-经济的范式,把工业革命划分成五次产业与技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伴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的兴起:一次产业革命,一代基础设施。

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以1771年英国阿克莱特在克隆福德设立工厂为标志。当时的基础设施是运河与水道、收费公路、水力(经过重大改良的水力涡轮)。

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以始于1829年蒸汽动力机车火箭号在英国实验成功为标志。当时的基础设施包括铁路(蒸汽动力)、普遍的邮政服务、电报(主要在一国铁路沿线)、大型港口和航行世界的轮船、城市煤气。

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始于1875年的卡内基酸性转炉钢厂在匹兹堡开工,人们进入钢铁、电力、重工业时代。当时基础设施包括钢制的高速蒸汽轮船在世界范围内的航运、世界范围的铁路、大型桥梁与隧道,世界范围的电报、电话(一国范围)、电力网络(照明与工业)的出现。

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以1908年福特产出T型车为标志。当时的基础设施包括公路、港口、高速公路和机场组成的交通网络,石油管道网络,普遍的电力供应,世界范围内的远程通信等组成更新的基础设施。

第五次产业技术革命。以1971年英特尔微处理器发明为标志,人们迈向信息和远程通讯时代。当时的基础设施包括数字远程通讯、互联网服务、多种能源、高速物流运输系统。

每次产业技术革命大概历时45~60年时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30年安装期(Installation)和后30年拓展期(deployment)。每一次产业技术的兴起,伴随着新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带来传统利益格局、产业体系、制度文化的重构,新型基础设施的安装期往往是新旧两种制度对抗期。

第五次产业技术革命到今天已经过去了近50年,我们正在进入新一轮产业革命关键时期,未来20-30年将是新一轮基础设施安装期。

认识基础设施需要全局观、未来观分析和理解基础设施的演进规律,需要长周期的视角,需要全局观、未来观。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从电发明到电力成为工业社会的基础设施的过程。

回到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之后,电的使用开始有了需求,对电需求日益广泛和普及。但电力的使用一开始并不是通过中央电厂+公共电网的方式实现的。

19世纪80年代,发电厂是每一个制造业企业的标配,当年企业家们的顾虑和今天企业家们使用云计算的担心是一样的:中央电厂(云计算)不安全。20世纪初,全美国有5万个企业自建电厂,专业的中央电厂只有3600座。技术的发展和电网的规模经济,才使得大型中央电厂更加普及。

到了20世纪初,大型中央电厂供给模式日益普及,公用电网在美国供电格局中的占比迅速上升,1907年公用电网供给的比例为40%,到20世纪20年代达到70%,30年代上升到80%,后来很快达到90%以上。20世纪30年代,“中央电厂+电网“的模式成为当时工业文明的基础设施。从电的使用到电力成为工业社会的基础设施,这个过程用了50年时间。

编 辑:向坤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