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技术 >> 头条文章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视频+PPT)
  • 经济和信息化网
  • 2020年3月17日 11:40

2020年3月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网来学院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复工复产”公开课邀请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秘书长余晓晖作为授课嘉宾,围绕“工业互联网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主题从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月4日公开课录播视频: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工业互联网助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情况。这次大家都体会到了此次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制造业和工程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有力地保障了整个疫情防控所需要的医疗资源。但另外一方面,制造业本身也面临疫情带来的巨大挑战,比如现在面临的复工复产的问题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工业互联网作为整个工业体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成果,作为整个工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和关键载体,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汇报大纲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三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是对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简要介绍,重点是给大家介绍一下工业互联网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的一些作用,最后有一个下一步发展体会。

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图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络,实际上是通过工业经济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所能够形成一个重塑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向,它既有基础设施,也有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我们在工业互联网产业里面提出了一个体系架构的设计,在这个设计中有网络、平台、安全。一个核心的理念是通过人机物的全面连接,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开展对物理世界的建模,并通过数据与各个行业机理模型的融合与深度分析,形成智能化决策反馈至物理世界,由此构成一个全面优化的闭环。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从物理世界来,最终通过智能分析形成的决策还回到物理世界去,它可以优化一个设备、一个系统,比如说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也可以是优化一个企业的运营和一个产业的组织等等。当然,它也可以适用于制造业,也可以使用医疗交通等不同的行业。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与我们说过去的信息化或是利用信息技术带动传统行业转型,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它有一个新的特质,这个特质是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在数字经济时代,怎么实现快速地感知,敏捷地响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巨大的变化形成敏捷的响应能力,动态的实施优化,以及全局智能化决策能力,这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它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工业互联网解决不同行业的痛点和需求 图

工业互联网解决不同行业的痛点和需求

具体来说,如果到企业和行业层面,其实每个企业、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比如说流程行业和离散工业就有很大的不同。离散行业多品种小批的离散工业又和少品质大批的离散行业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这个表中列了一些。工业互联网如果是在同样的方法和参考架构下,去实践的时候,实际的切入点和解决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是有所不同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规律性的共性问题,比如生产的排程、设备的优化、OEE的提升、生产率的提升、供应链效率、能源效率、产品的质量、上市的速度、交付的周期、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等这些问题,其实它都反映了我们当前在数字化时代里面,每个企业所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围绕企业的发展、竞争里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如何通过工业互联网去赋能?去解决这种基本的问题,这是工业互联网的使命所在。

我们把它总结为四个模式: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去解决这些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实践中的应用重点与价值取向 图

工业互联网实践中的应用重点与价值取向

从实践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差异和相同点。右边这个图是我们总结的全球的300多个案例以后,给出了一张比较图码,这里面蓝色的是跨国企业的数据,像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等。红色是中国企业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比较清楚的一点,会发现中国和国外都有很多的共性的、普适性的实践,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些各自的侧重点。

国外工业互联网应用比例最高的是资产的优化,也就是说工业的设备、产品的优化。我个人理解之所以这个比例这么高,接近50%,是因为在全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业务模式的创新,挖掘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实现包括孵化转型,实现新的价值,这是寻找新的增长点,这是比例之所以高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是是生产优化。包括生产管理、质量、能源能耗排放、生产监控等等,它们反映的基本上是我们在现有的自动化系统如何与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相结合,来实现智能化的升级。

第三个方面是运营管理的优化。像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这里面要回答的问题是,在现有的IT系统、信息化系统里面如何更好地向智能化升级的过程。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还有产业链价值的优化、产业研发的设计、制造工艺管理等等,这是国际的情况。

国内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比例最高的一个是生产的优化,这样基本上反映出中国制造业总体还处在2.0和3.0阶段,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完成数字化、信息化的事实。也就是说,在这样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更好地实现过去没有完成的目标。从实现自动化,以及从自动化实现智能化,这个比例是最高的。

第二个跟国际是一样的,是资产的优化。第三个中国最高的是什么?这个比国际上高很多,是产业链价值优化。包括全流程的产能对接,也包括很多的创新,比如说金融服务等等,这个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是21%,国际上是6%,中国的比例明显要高。这个也反映了中国的一个情况,过去的产业链、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这种资源配置可能是不够优化的,另外一点是中国消费性互联网的创新实践也给了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很多的启发,所以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当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信息化这部分的升级也是比较高的,这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和国际的共性情况和差异化的地方,这个图应该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总结的中国和国际的实践。

编 辑:向坤